
英:/''bɔːbiː/
n. 半便士;小事
This bawbee wa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bawbee in all his life.
这件小事被林肯认为是“一生中重要的一件小一”。
n.|small stuff/bagatelle;半便士;小事
bawbee是苏格兰历史上的货币单位,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该词源于1541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时期发行的银币,面值为6苏格兰便士(相当于半便士英格兰货币),因铸造者亚历山大·奥尔斯洛普(Alexander Orslop)的家族徽章上有蜜蜂图案,民间将"Orslop's bee"简化为"bawbee"形成俚语。据《牛津英语词典》记载,这个货币在苏格兰流通至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后逐渐退出流通,但作为俚语仍保留在苏格兰方言中,引申为"小额钱币"或"微不足道的财富"。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货币史研究显示,原始bawbee银币直径约18毫米,重量2.8克,正面镌刻苏格兰狮徽,背面为圣安德鲁十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可见于罗伯特·彭斯1786年的诗作《两只狗》,其中用"bawbee"象征劳动阶层的微薄收入。现代语言学家David Ross在《苏格兰语词源词典》中指出,该词在当代苏格兰仍用于谚语"tak tent o' the bawbee"(意为谨慎理财),体现了苏格兰文化中的节俭传统。
“bawbee”是一个源自苏格兰的英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历史货币
它最初指苏格兰16世纪至18世纪流通的一种低面值硬币,价值相当于半便士(约合当时英格兰货币的1/6便士)。这种硬币由银或铜制成,因铸造者亚历山大·奥洛克(Alexander Orrok)的绰号“Bawbee”而得名。
比喻用法
在现代英语中,bawbee常被引申为“微不足道的东西”或“小事”,例如:“Don't worry about the bawbee, focus on the bigger issue.”(别纠结这点小事,关注更重要的问题。)。
发音:英式发音为 /ˈbɔːbi/,美式发音为 /ˈbɑːbi/。该词现已较少使用,多见于苏格兰方言或文学作品中,偶尔出现在英语短语(如“not a bawbee”表示“分文不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