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ɔːtəʊstə'bɪlətɪ/
n. [自] 自动稳定性
“autostability”(自动稳定性)是一个工程技术领域术语,指系统或设备无需外部干预即可维持自身稳定运行的能力。该概念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例如飞机姿态自动调节系统或工业设备的自我平衡装置。其核心机制依赖于内置传感器、反馈回路和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输出信号与目标值的偏差,自动调整参数以抵消干扰(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frac{d}{dt}x(t) = Ax(t) + Bu(t)$,其中A为系统矩阵,B为控制矩阵)。
在汽车工程中,autostability体现为电子稳定程序(ESP),通过独立车轮制动和动力分配防止侧滑。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的技术报告SAE J2561对此类系统有标准化定义。该特性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密切相关,后者为判断非线性系统自稳定提供了数学框架。
autostability 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在自动控制、工程学等领域使用,其含义可以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定义
autostability 由前缀 "auto-"(自动)和 "stability"(稳定性)组成,直译为「自动稳定性」或「自稳定性」。它描述系统或设备在无外部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身设计或内部机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应用场景
常见于机械系统、航空器设计(如自动驾驶系统)、电子控制等领域。例如,飞机可能通过自动稳定装置(autostabilizer)实现飞行姿态的自动调节。
与其他术语的关联
类似概念包括 "automatic stability control"(自动稳定控制)或 "self-stabilization"(自稳定化)。提到的 "automatic gain stability"(自动增益稳定性)也属于相关技术,但更侧重于信号调节。
补充说明
stability 本身泛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如物理平衡、化学反应稳定等),而 autostability 强调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特性。
如果需要具体领域的应用案例,建议参考工程学或自动控制相关文献获取更详细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