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无鼻畸形
arrhinia(无鼻畸形)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指新生儿完全或部分缺失外鼻结构。该术语源自希腊语 "a-"(无)和 "rhis"(鼻子),属于严重的颅面部发育异常。
患者出生时即缺乏鼻腔、鼻骨、鼻软骨及外鼻软组织,常伴随鼻中隔、鼻甲缺失。部分病例可能残留鼻孔痕迹或皮肤凹陷,但无正常鼻腔通道 。
源于胚胎第4-8周时额鼻突(frontonasal prominence)发育障碍,导致中胚层细胞未能迁移形成鼻基板(nasal placode),进而影响外鼻和部分上颌骨形成 。
产前诊断依赖三维超声与胎儿MRI,可于孕中期发现鼻骨缺如及面部中线结构异常。出生后治疗以重建呼吸道功能为优先,后期需分阶段进行鼻再造术(如肋骨软骨移植)及颌面骨骼矫形 。
需与半鼻畸形(hemirhinia)、管状鼻(proboscis lateralis) 等鼻发育不全疾病区分。后者保留部分鼻结构,而arrhinia属完全性缺如 。
权威参考来源
arrhinia(发音:/əˈrɪniə/)是一个医学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为无鼻畸形,指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的鼻部完全缺失或严重发育不全的病理状态。
词源构成
由希腊语前缀a-(表示“无”)+rhin-(鼻)组成,字面意义为“无鼻”。
医学定义
属于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可能伴随其他面部结构异常(如唇腭裂)。后天性病例多由创伤、感染或手术导致。
相关短语
应用场景
该术语主要用于医学文献、病例报告及遗传学研究领域,例如描述新生儿畸形综合征或重建外科手术指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临床案例或治疗方式,可参考医学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