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æn'tɪstrəfɪ/ 美:/'æn'tɪstrəfi/
n. 对照乐节;反用;向右转时的回舞歌
A classical greek poem modeled on the choric ode and usually having a three-part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strophe, an antistrophe and an epode.
诗歌以便唱歌曲为模式的古希腊诗歌,具有三部分结构,包括向左舞动时唱的诗句,向右舞动时唱的诗句以及抒情诗等三部分。
antistrophe(反向轮唱)是古希腊戏剧与诗歌中的重要结构术语,具体指合唱队在舞台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时演唱的对应诗节。该词源于希腊语"antistrophē",意为"转向回应",由"anti-"(反向)和"strophē"(转动)构成。
在文学应用中,antistrophe具有双重含义:
该术语常与epode(后奏曲)共同构成"三部曲式"(triadic structure),即strophe-antistrophe-epode的经典组合。现代文学批评中,诺思洛普·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将其纳入对戏剧原型的系统性分析。
权威参考资料:
antistrophe 是一个源自希腊古典文学和戏剧的术语,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诗歌结构
在古典希腊颂歌(choral ode)中,antistrophe 是继 strophe(诗节)之后的第二段。这种结构通常包含三部分:strophe(歌队向左舞动时吟唱)、antistrophe(向右回舞时吟唱)和 epode(静止时吟唱的总结段)。
戏剧表演
在古希腊戏剧中,antistrophe 指歌咏队从左向右回舞时吟唱的颂诗段落,其韵律与 strophe 形成对照。
在英语修辞手法中,antistrophe(逆反复)指在连续句子结尾重复相同词语或短语,以达到强调效果。例如:
"Without warning, the storm came; without mercy, it destroyed."(重复“without...”结构)。
该词主要用于古典文学研究、诗歌分析和修辞学领域。在托福、雅思等考试中可能作为高阶词汇出现。
如需更详细例句或词源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如、4、7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