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反费米子
Antifermion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术语,指代费米子(fermion)对应的反粒子。费米子是遵循费费米-狄拉克统计的基本粒子,例如电子、夸克和中微子,而它们的反粒子(即antifermion)具有相同的质量、自旋,但电荷、重子数等量子数相反。例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positron),带有+1电荷;反夸克则与普通夸克的色荷(color charge)相反。
这一概念源于狄拉克方程的理论预测。1928年,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在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中提出,电子可能存在带正电的对称解,这一预言于1932年被卡尔·安德森(Carl Anderson)通过宇宙射线实验证实,首次发现了正电子。在标准模型框架下,所有费米子均有对应的反粒子,其相互作用遵循电荷共轭对称性。例如,在β衰变中,反中微子与质子相互作用产生中子和正电子。
现代应用中,antifermion的研究对理解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问题至关重要。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LPHA实验通过操控反氢原子(由反质子和正电子组成)探索反物质性质。此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医学成像技术也依赖于正电子的湮灭辐射现象。
Antifermion(反费米子)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术语,指代费米子(fermion)对应的反粒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量子场论或实验观测细节,建议参考粒子物理学教材(如《粒子物理学导论》)或权威数据库(如PDG粒子数据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