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æntiˈklerɪkl/ 美:/'ˌæntiˈklerɪkl/
adj. 反圣职者的;反对教会干预政治的
His government established free, compulsory, secular education (1882) through enacting such anticlerical measures as dissolving the Jesuits and forbidding their members to teach.
他最著名的政绩是建立免费义务教育(1882),此外还采取其他反教权措施,特别是解散耶稣会和禁止教会人员在任何学校任教。
anticlerical(反教权主义)指反对宗教神职人员干预世俗事务或挑战教会权威的政治或社会立场。该词源于19世纪欧洲自由主义与宗教机构的冲突,尤其在法国、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反教权主义者主张政教分离,限制教会在教育、法律等领域的特权。例如,法国1905年通过的《政教分离法》便是反教权主义的代表性成果。
在历史上,anticlericalism常与世俗化改革、共和运动相关。墨西哥1917年宪法第130条限制教会参与公共事务,体现了拉美地区的反教权思潮。现代语境下,该词也用于批评宗教保守派对性别平等、生育权利等社会议题的干预(参考来源:《牛津英语词典》《大英百科全书》)。
“Anticlerical”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描述反对教会权力或神职人员参与政治、社会事务的立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源与发音
该词由前缀“anti-”(反对)和“clerical”(教权的、神职人员的)构成。英式发音为[ˌæntɪ'klerɪkl],美式发音相同。
核心含义
指反对教会(尤其是天主教)及其神职人员在政治、教育等公共领域拥有特权或干预权。例如:19世纪欧洲的“反教权运动”主张削弱教会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
应用场景
相关概念辨析
不同于“无神论”(atheism),它针对的是教会组织而非信仰本身;也区别于“世俗主义”(secularism),后者更强调政教分离而非直接对抗。
典型例句
“Richard Rorty, ateo anticlerical...”体现了该词用于描述反对宗教权威介入公共事务的立场。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或具体运动案例,可参考相关文献扩展学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