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安南
He hoped to obtain a passage to Annam.
希望在那里获得到安南的通路。
The Frenches who sent to Annam or China to be policemen were gallanted with the young coquettish Jew women.
那几个新派到安南或中国租界当警察的法国人,正围了那年轻善撒娇的尤太女人在调情。
When he was in Annam he did a lot of good things, such as, he send his subordinate to dredge the sea road between GuangZhou and JiaoZhou that enchanced the contacts of them;
高骈在安南时,广施善政,他派人疏通了从广州到交州的海路,加强了交广之间的联系;
n.|Anam;安南
Annam(安南)是历史上对越南中部地区的称谓,具有深厚的政治、地理及文化内涵。其含义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唐朝(679年)设「安南都护府」管辖越南北部至中部,名称源自「安抚南方」之意。1887年法国殖民时期,越南被分为三部分:东京(北圻)、安南(中圻)、交趾支那(南圻),其中「安南」为阮朝皇室名义统治的保护国,首府顺化。该名称带有殖民色彩,1945年越南独立后逐渐被「越南」取代。
来源:大英百科全书「法属印度支那」条目、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档案。
狭义指越南中部(北至清化省,南至富安省),东临南海,西倚长山山脉,地形狭长多山。广义可涵盖红河三角洲以南至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全境(如中国古籍中的用法)。核心城市包括顺化、岘港、会安。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越南地理分区报告、越南国家地理出版社《越南地形志》。
「安南」承载越南阮朝(1802-1945)文化遗产,尤以顺化皇城(世界遗产)为代表,融合中国明清建筑与本土元素。法国学者曾用「安南人」(Annamites)称呼京族,现被视为过时术语。
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顺化遗产地档案、法国远东学院(EFEO)历史文献。
当代越南官方禁用「Annam」一词,因其关联殖民历史。学术研究中需谨慎区分历史语境(如「安南志略」「安南使程图」等古籍)与现代政治。部分海外越侨组织仍沿用「安南文化」标识传统。
来源:越南社会科学院《历史术语规范》、剑桥大学出版社《东南亚研究期刊》。
Annam是兼具地理、历史与政治复杂性的历史地名,其使用需严格契合历史文献或学术语境,避免与现代越南混淆。
Annam(安南)是历史上对越南中部地区的旧称,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越南历史或现代行政区划,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