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phora是什么意思,anaphora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anaphora英标
英:/'əˈnæfərə/ 美:/'əˈnæfərə/
常用词典
n. 首语重复法
例句
The referents of anaphora mentally exist.
照应词的指称对象是一个心理存在。
There is also a shortened Anaphora of St. James of Jerusalem.
也有缩短照应的圣雅各福群会的耶路撒冷。
Anaphora is an important grammatical device of textual cohesion.
回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
Indirect anaphora is a relatively new field in recent linguistic research.
间接照应是语言学中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
Anaphora res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x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指代消解是文本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专业解析
Anaphora(照应/首语重复法)是一个在语言学和修辞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概念,但它在两个领域中的含义有所不同:
一、 语言学中的 Anaphora (照应/前指)
在语言学领域,anaphora 指的是一种指代关系。具体来说,它描述的是:一个语言单位(称为照应语或回指语,通常是代词或名词短语)的语义解释需要依赖于同一语篇或句子中前面出现的另一个语言单位(称为先行词)。
- 核心含义: 后出现的词语指代或引用先出现的词语。
- 目的: 避免重复,使语言表达更简洁、连贯。
- 例子:
- “小明迟到了。他很懊悔。” (这里的“他”是照应语,指代前面的先行词“小明”)
- “The cat sat on the mat.It was sleeping.” (这里的“It”是照应语,指代前面的先行词“The cat”)
- 关键点:
- 方向性: 照应语依赖于其之前的先行词(这与后指/cataphora相反,后指是先行词出现在照应语之后)。
- 依赖性: 照应语本身通常不能独立确定其所指对象,必须借助先行词。
- 共指: 照应语和先行词通常指向现实世界或语篇世界中的同一个实体(即共指关系)。
- 研究领域: 句法学、语义学、语篇分析、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都会深入研究照应现象,探讨其约束条件、解读机制和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
权威参考来源(语言学):
-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这部开创性著作系统论述了语篇衔接手段,其中指代(包括照应)是核心内容之一。它奠定了现代语篇分析的基础。
- 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 在生成语法框架内,乔姆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约束理论”,其中包含了对照应语(anaphor)的严格句法约束原则(如反身代词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
-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提供清晰、权威的语言学术语定义。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naphora词条): 提供从哲学和逻辑角度对指代现象的深入探讨。
二、 修辞学中的 Anaphora (首语重复法)
在修辞学领域,anaphora 是一种修辞格。它指的是在连续的诗句、短语或从句的开头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词组。
- 核心含义: 在连续结构的起始位置重复词语。
- 目的: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和情感力量;强调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营造磅礴的气势或深沉的哀思。
- 例子:
-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 中文例子 (北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关键点:
- 位置: 重复发生在连续结构(诗行、分句、句子)的开头。
- 效果: 主要用于增强表达的情感强度和说服力,创造特定的节奏和氛围。
- 对比: 它与尾语重复/epistrophe(在连续结构结尾重复词语)和首尾重复/symploce(开头和结尾都重复)等修辞格相区别。
权威参考来源(修辞学):
- Aristotle. Rhetoric.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对各种修辞手法(包括重复)的目的和效果有经典论述。
- Quintilian. Institutio Oratoria (《雄辩术原理》). 昆体良的这部巨著系统总结了古典修辞学的理论和实践,详细讨论了包括首语重复在内的各种修辞格。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系统介绍了汉语的修辞现象和手法,对“反复”格(包含首语重复)有详细分类和阐述。
- Silva Rhetoricae (rhetoric.byu.edu): 杨百翰大学维护的经典修辞学术语在线数据库,提供清晰定义和丰富例证。
- Poetry Foundation (poetryfoundation.org): 权威诗歌网站,其术语表对诗歌中的各种修辞手法(包括Anaphora)有精要解释和诗歌实例。
Anaphora 是一个跨学科术语:
- 在语言学中,它指一种指代关系(照应/前指),即一个词(如代词)的指代对象需要回溯到前文出现的另一个词(先行词),是语篇衔接和理解的重要机制。
- 在修辞学中,它指一种修辞手法(首语重复法),即在连续语句的开头重复相同的词语或词组,以达到强调、增强节奏和情感冲击的效果。理解其具体含义需要结合所在的学科语境。
网络扩展资料
anaphora(发音:英 [əˈnæfərə],美 [əˈnæfərə])是一个多领域术语,主要含义包括语言学、修辞学和医学概念:
一、语言学核心定义
-
首语重复法(Anaphora as repetition)
指在连续句子、从句或诗行开头重复相同词语的修辞手法,用于强化主题并增强语言节奏感。例如丘吉尔演讲:"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
回指现象(Anaphora as reference)
指用代词或替代词指代前文已提及的内容,如“Mary arrived late because she missed the bus”中的“she”指代Mary()。
二、其他领域延伸含义
- 医学领域:指“血液上冲”或“努力呼吸”的病理现象。
- 宗教仪式:在东正教礼拜中指圣餐礼的特定祈祷环节(词源提及希腊语原意"带回")。
三、词源与发展
源自希腊语 anaphora(ἀναφορά),由 ana-(回)和 pherein(携带)组成,字面意为“带回”。16世纪进入英语,最初用于修辞学,后扩展至语言学领域。
如需具体用例或跨学科研究建议,可参考语言学词典(如、2、8)或修辞学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