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ænəkə'luːθɒn; -θən/ 美:/',ænəkə'lʊθɑn/
复数 anacolutha或anacoluthons
n. 破格文体;错格
Usage: I apologize for my anacoluthon, but how can you concentrate on work on a beautiful day like today?
用法:抱歉,我前言不搭后语,但是象今天这样的好天气,你还能专心做事?
Anacoluthon(突转句法)是修辞学与语言学中的专业术语,指句子在结构上出现突然断裂或前后不一致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前半部分采用某种语法结构,后半部分却转向另一种结构,导致逻辑或句法不连贯。这种现象常见于口语、文学创作或特定修辞表达中,用于模拟自然对话的随意性、强调情感转折或制造戏剧效果。
该词源自希腊语 anakolouthon,意为“不连贯”或“不一致”,由否定前缀 an- 和 akolouthos(跟随、连贯)组成。现代语言学中,它被定义为“句子结构的非意图性断裂”(据《牛津英语词典》)。
“如果你真的想——唉,算了,说了你也不懂。”(后半句放弃原有假设结构,转为感叹)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我曾以为——但谁会料到这样的背叛?”(通过断裂强化角色内心的矛盾)
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指出,anacoluthon揭示了人类思维与语言表达的非线性关系,尤其在情感强烈或即兴表达时,思维跳跃会突破语法约束(参考《剑桥语言百科全书》)。
“Anacoluthon”是一个语言学及修辞学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修辞手法的具体案例或生物学物种分类,可参考上述来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