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xe to grind是什么意思,an axe to grind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另有所图;有不同意见;别有用心
例句
He looks like he's got an axe to grind. Better have a talk with him.
他看来是牢骚满腹,你最好找他谈谈。
He has an axe to grind.
他是别有用心。
I have an axe to grind!
我有把斧子要磨。
I have an axe to grind!
我的斧子要磨磨了!
In agreeing so readily, he had an axe to grind.
他满口答应了这件事,是有他自己的算盘的。
专业解析
"an axe to grind" 是一个英语习语,用来描述某人参与讨论或采取行动时,怀有强烈的个人动机、私心或偏见,通常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或推动某个特定的议程。这个目的往往是自私的、带有抱怨性质的,或者是为了报复。持有这种心态的人通常不会客观地看待问题,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深受其个人利益或情感的影响。
详细解释:
-
核心含义:个人动机与偏见
- 当说某人 "has an axe to grind" 时,意味着他/她并非中立或客观。他们对某个问题、人或组织抱有强烈的个人感受(通常是负面或不满的),这种感受驱动着他们的言行。
- 他们参与讨论或行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寻求真相或公平解决,而是为了推进自己的议程、发泄不满、寻求报复或获得个人利益。
-
起源典故(增强权威性):
- 这个习语通常被认为源自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讲述的一个故事(尽管具体出处有争议,但故事本身广为流传)。
- 故事大意:一个陌生人夸奖少年富兰克林父亲磨坊的磨石很好,并问少年是否会使用磨石。少年表示会之后,陌生人就请少年演示如何磨他的斧头。少年费力地转动磨石帮陌生人磨利了斧头,陌生人却只是道谢后离开,并未真正关心磨石本身。这个故事寓意有人利用他人或某个场合来达到自己隐藏的、自私的目的(磨利自己的斧头)。
-
现代用法与场景:
- 争论与批评: 在辩论或批评中,如果某人明显因为过去的恩怨或个人得失而攻击对方,就可以说他们 "have an axe to grind"。例如,一个被公司解雇的员工在媒体上猛烈抨击前雇主,可能被怀疑怀有私怨。
- 倡导与游说: 当某人极力倡导某项政策或事业时,如果其背后有巨大的个人利益(如经济利益),也可能被指责为 "having an axe to grind"。例如,某行业代表游说政府放松对其行业的监管,其动机显然与自身利益相关。
- 新闻报道与评论: 要求记者和评论员保持客观,避免带有 "an axe to grind",即避免因个人偏见或未公开的利益冲突而影响报道的公正性。
- 日常交流: 当感觉某人对某事的看法特别激烈或不依不饶,且似乎源于个人经历而非普遍事实时,可以用这个习语来形容。
-
与中文的对应:
- 这个习语在中文里没有完全对应的单一成语,但意思接近“别有用心”、“怀有私心”、“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者“有个人算盘”。它强调的是一种隐藏的、驱动行为的个人动机或偏见。
"An axe to grind" 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带着强烈的个人目的或偏见参与事务的状态。它暗示其行为或言论的出发点并非公正或无私,而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如发泄不满、寻求报复或谋取利益。理解这个习语有助于识别对话或行动中可能存在的隐藏动机。
参考来源:
-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提供了该习语的标准定义和例句,是语言学习的权威参考。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搜索 "axe to grind")
-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作为权威词典,解释了含义并提供了用法示例。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 (搜索 "ax to grind" 或 "axe to grind")
- 剑桥词典 (Cambridge Dictionary): 提供了清晰的定义、中文翻译和实用例句,适合英语学习者。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 (搜索 "have an axe to grind")
网络扩展资料
"An axe to grind"是一个英语习语,其核心含义是指怀有私心或隐藏的个人动机。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该短语字面意为"有斧头要磨",实际使用中表示某人言行背后存在利己目的,常对应中文的"别有用心、另有所图"等表达。
二、起源典故
据多个来源记载,这一表达源自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童年故事:
- 幼年富兰克林在院子里遇到陌生人,对方先是夸赞他家磨石(grindstone)好用,哄骗他转动磨石后,趁机磨利自己的斧头。
- 故事隐喻:表面友好行为下隐藏着利己目的。
三、现代用法
-
语境特征
多用于描述看似中立或善意的行为,实则暗含私利的情况。例如:
"他支持这项政策可能有私心,毕竟他在相关企业有股份。"(He might have an axe to grind since he holds shares in the related company.)
-
同义表达
- Have ulterior motives(别有用心)
- Have a hidden agenda(隐藏的议程)
四、使用注意
- 英美拼写差异:英式英语常用"axe",美式英语也可拼作"ax"(但习语中多保留"axe")。
- 语法结构:常用搭配为"have an axe to grind",主语可以是个人或群体。
五、对比中文表达
英文习语 |
中文对应 |
核心差异 |
An axe to grind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英文更强调"利己动机",中文侧重"真实意图的转移" |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中文含明显贬义,英文可中性描述隐性动机 |
通过典故理解该习语,能更准确把握其"表面行为与真实意图不一致"的语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