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化学] 两性电解质
It can also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ampholyte such as protein and amino acid.
该计算公式也可应用到蛋白质、氨基酸等两性电解质的线性滴定分析上。
两性电解质(Ampholyte) 是指一类同时具有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能够在溶液中解离并表现出两性(既能释放质子也能接受质子)性质的分子或化合物。其核心特征是其带电状态高度依赖于溶液的pH值。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两性电解质分子通常包含至少一个可解离的酸性基团(如羧基 -COOH,可释放 H⁺ 成为 -COO⁻)和至少一个可解离的碱性基团(如氨基 -NH₂,可接受 H⁺ 成为 -NH₃⁺)。最常见的例子是氨基酸,其分子结构中既有羧基又有氨基。在低pH(酸性)环境中,分子倾向于带正电(碱性基团质子化);在高pH(碱性)环境中,分子倾向于带负电(酸性基团去质子化)。
等电点(pI)
这是两性电解质的关键概念。当溶液处于某个特定的pH值时,分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此时分子的净电荷为零。这个pH值称为该两性电解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在等电点时,分子在电场中不发生迁移,溶解度也可能最低。不同的两性电解质因其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等电点。
主要应用
两性电解质最重要的应用是在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中。该技术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电场中迁移并在其等电点停止移动的特性,在凝胶中形成一个连续的pH梯度。蛋白质或其他两性分子样品在电场中会迁移至与其自身等电点相同的pH位置并聚焦成窄带,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分离。用于建立这种pH梯度的载体分子本身就是具有不同等电点的两性电解质的混合物。
权威参考来源:
Ampholyte(两性电解质) 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化学性质
Ampholyte 是指同时具有酸性基团(如羧酸基 -COOH)和碱性基团(如氨基 -NH₂)的电解质分子。这类物质在不同 pH 环境中可分别释放或接受质子,表现为两性解离特性。例如,在酸性条件下,其碱性基团会结合质子带正电;在碱性条件下,酸性基团则释放质子带负电。
应用场景
发音与拼写
英文发音为英式 [æm'fəʊli:t] / 美式 [æm'foʊlit]。需注意与拼写相近的ampholite(一种岩石类型)区分。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解离理论或具体化合物示例,可参考电化学或生物化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