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amphidiploid是什么意思,amphidiploid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amphidiploid英标

英:/',æmfɪ'dɪplɒɪd/ 美:/'æmfɪdɪˈplɔɪd/

常用词典

  • adj. 二倍体的

  • n. 二倍体

  • 例句

  • Chromosome count showed that the plants, containing non tetraploid cells besides amphidiploid, were chimeras.

    染色体检查发现,除了四倍体之外,还存在其它倍性的细胞,呈嵌合体状态。

  • 同义词

  • n.|diplont;[遗]二倍体

  • 专业解析

    amphidiploid(双二倍体) 是遗传学和植物育种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指一种特殊的染色体倍性状态。其核心特征如下:

    1. 染色体组成

      双二倍体个体包含两个不同二倍体物种的完整染色体组。

      • 每个亲本物种本身是二倍体(2n),具有两套染色体组(例如,物种A的基因组为AA,物种B为基因组为BB)。
      • 双二倍体则是由这两个亲本杂交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的,因此其染色体组成为AABB。
      • 其染色体总数是亲本染色体数之和,即 2n = 2x(A) + 2x(B) = 4x(四倍体水平)。公式表示为:

        $$ begin{align} text{亲本A染色体数} & : 2n_A = 2x text{亲本B染色体数} & : 2n_B = 2x text{amphidiploid染色体数} & : 2n = 2n_A + 2n_B = 4x end{align} $$

    2. 形成机制

      通常通过以下步骤产生:

      • 种间杂交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两个不同的二倍体物种(AA 和 BB)杂交,产生不育的异源二倍体杂种(AB)。该杂种细胞中虽有来自双亲的染色体,但因染色体组不同源,减数分裂时无法正常配对,导致不育。
      • 染色体加倍 (Chromosome Doubling / Allopolyploidy):上述杂种(AB)的染色体通过自然或人工方式(如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加倍,形成双二倍体(AABB)。此时,细胞内有AA和BB两套完整的二倍体基因组。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可以分别与自身的同源染色体配对(A与A,B与B),从而恢复育性。
    3. 特性与意义

      • 育性恢复:与不育的杂种AB相比,双二倍体AABB通常是可育的,因为它拥有完整的、可配对的染色体组。
      • 遗传稳定性:双二倍体结合了双亲的遗传物质,且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 作物育种应用:人工创造双二倍体是合成新物种或创造育种中间材料的重要手段。经典例子是小黑麦 (Triticale),它是小麦(Triticum, 如 AABB 或 AABBDD)和黑麦(Secale, RR)杂交后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如 AARR 或 AABBRR),结合了小麦的高产和黑麦的抗逆性。另一个例子是萝卜甘蓝 (Raphanobrassica),由萝卜(Raphanus)和甘蓝(Brassica)杂交加倍而来。
    4. 与相关术语的区别

      • 同源多倍体 (Autopolyploid):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如AAAA)。
      • 异源多倍体 (Allopolyploid):包含不同物种染色体组的多倍体。双二倍体是异源多倍体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特指由两个二倍体物种形成的异源四倍体(AABB)。
      • 节段异源多倍体 (Segmental Allopolyploid):介于同源和异源之间,部分染色体组有同源性。

    权威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资料

    amphidiploid(双二倍体/复二倍体)是遗传学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1.定义与构成

    2.形成与应用

    3.同义词与关联术语

    4.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术语的发音或例句,可参考有道词典或新东方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