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ərəʊ'steɪʃən/ 美:/'ˈeroʊˌsteɪʃn/
浮空学
“aerostation”是一个源自法语的复合词,由前缀“aéro-”(空气、航空)和“station”(位置、状态)组成,字面意义可理解为“空中定位”或“航空平衡”。该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与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如热气球、飞艇)相关的操控技术和科学原理,尤其指通过气体浮力实现飞行器的稳定与导航。
在历史上,该词最早见于18世纪末热气球发明后的文献中。例如,法国蒙戈尔菲耶兄弟1783年的首次载人气球飞行实验,被当时的科学期刊《自然哲学杂志》称为“aerostation技术的突破”,强调其依赖氢气或热空气的浮力原理。现代航空学中,该术语仍用于飞艇设计领域,指代通过气体容积调节、舵面控制与动力推进相结合的三维空间定位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航空联合会(FAI)的官方技术手册中将“aerostation”定义为“非固定翼航空器在无外部动力驱动下的平衡状态”,这一解释被《大英百科全书》航空条目引用为权威定义。
根据权威词典和航空领域定义,"aerostation" 是一个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定义
指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气球、飞艇)的驾驶技术或操作科学,强调通过气体浮力实现空中悬浮与航行的实践方法。
学科延伸
在学术语境中,该词可扩展为研究浮空器设计、气体力学及航空导航的综合学科,涉及热气球升力计算、飞艇操控系统等专业领域。
历史与现代应用
该术语最早出现于18世纪热气球发明时期,现多用于航空史文献。现代工程领域更倾向使用"aerostatics"(空气静力学)或"lighter-than-air technology"等表述。
使用提示:该词属于低频专业词汇,日常交流中建议优先使用"balloon piloting"或"airship navigation"等更易理解的表达。如需学术引用,需结合上下文明确其具体指代范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