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旱雷的意思、旱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旱雷的解釋

(1).旱天雷,晴天裡的雷。其聲特别響亮。《太平禦覽》卷四 * 引 晉 裴啟 《語林》:“有人詣 謝公 别, 謝公 流涕,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向客殊自密雲。’ 謝公 曰:‘非徒密雲,乃自旱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一言甫畢,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 高纓 《達吉和她的父親》:“更想不到衰弱的 任老漢 竟也會暴跳起來,他用旱雷似的聲音大叫。”

(2).指地雷。 嚴複 《救亡決論》:“不講光、電、氣、水,又何能為伏樁旱雷與通語探敵諸事也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旱雷”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不同來源的釋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自然現象:晴天響雷

  1. 基本定義
    指旱天或晴天時出現的雷聲,因雲層放電但缺乏足夠水汽形成降雨,故聲音特别響亮。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夏季,屬于氣象學中的放電現象。

  2. 古籍與文學引用

    • 晉代《語林》記載謝公送客時用“旱雷”形容看似平靜卻暗藏強烈情緒的場面。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以“旱雷聒耳”描述雷聲震耳的場景。

二、軍事術語:地雷的别稱

在近代文獻中,“旱雷”曾被用來指代地雷。例如嚴複在《救亡決論》中提到軍事防禦需掌握科技,包括“伏樁旱雷”的運用。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閱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和漢典的詳細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旱雷是什麼意思

旱雷一詞指的是在幹旱時期出現的雷雨天氣。由于旱雷是在沒有降水的幹旱環境中産生,因此被稱為旱雷。在旱雷出現時,雷電所産生的電能會引發火災等破壞,給農作物和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危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旱雷的拆分部首是日,旱的部首為日,雷的部首為雨。旱雷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旱雷》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它是指旱季雷雨,暗示着旱地将有降水的希望,但又因火災等問題而造成了破壞。

繁體

旱雷的繁體字為「旱雷」,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旱雷」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旱」的古代寫法為「幹」,表示幹燥的意思;「雷」的古代寫法為「雷」,表示雷雨的意思。

例句

1. 幹旱的夏天,突然出現了一聲巨響,原來是旱雷擊中了村莊。

2. 這場旱雷引發了一場大火,房屋和莊稼都被燒毀了。

組詞

1. 雷雨:指同時伴有雷聲和雨水的天氣。

2. 幹旱:指長時間沒有降水的幹燥天氣。

3. 降水:指大氣中水分凝結形成的雨、雪、霧、露等形式的水。

近義詞

1. 幹旱:長時間沒有降水的幹燥天氣。

2. 幹雷:指在沒有降水的幹旱環境中産生的雷雨天氣。

反義詞

1. 暴雨:指降水量極大的雨天。

2. 潮濕:指空氣中含有較多的水分,濕度較大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