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的意思、北府的詳細解釋
北府的解釋
(1). 東晉 建都 建康 (今 江蘇省 南京市 ),軍府設在 建康 之北的 廣陵 (今 江蘇 揚州市 ),故稱軍府曰北府。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郗司空 拜北府。” 劉孝标 注引《南徐州記》:“舊 徐州 都督以東為稱。 晉氏 南遷, 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號,自此起也。” 唐 孟簡 《詠歐陽行周事》詩:“此為太學徒,彼屬北府官。中夜欲相從,嚴城限軍門。” 清 吳偉業 《投贈督府馬公》詩:“上相 始興 開北府,通侯 高密 鎮 西京 。”
(2).北府兵的略稱。《晉書·桓玄傳》:“ 玄 又害 吳興 太守 高素 、輔國将軍 竺謙之 、 謙之 從兄 高平 相 朗之 、輔國将軍 劉襲 ……等,皆 牢之 之黨,北府舊将也。”《太平廣記》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索盧貞》:“北府 索盧貞 者,本中郎 荀羨 之吏也。以 晉 太元 五年六月中病亡,經一宿而蘇。” 王仲荦 《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第三節:“另一方面, 劉裕 卻在團結北府中下級軍官,密謀推翻 桓玄 。”
(3). 東晉 時 京口 的别稱。《宋書·武帝紀上》:“是夜 玄 與 邁 書曰:‘ 北府 人情雲何?卿近見 劉裕 何所道?’ 邁 謂 玄 已知其謀,晨起白之。”《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愔 在 北府 , 溫 常雲:‘ 京口 酒可飲,兵可用。’” 胡三省 注:“ 晉 都 建康 ,以 京口 為 北府 , 歷陽 為 西府 , 姑孰 為 南州 。”
(4). 契丹 部落集團名稱。 唐 末, 契丹 遙辇 氏八部以 疊剌部 為核心的五部和以 乙室部 為核心的三部,分别組成兩個部落集團,稱“北府”、“南府”。《遼史·太祖紀上》:“四年秋七月戊子朔,以後兄 蕭敵魯 為北府宰相。後族為相自此始。”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 府的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網絡擴展解釋
“北府”是一個曆史術語,在不同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東晉軍府機構
-
地理位置
東晉建都建康(今南京),軍府設在建康以北的廣陵(今揚州),故稱“北府”。
- 起源:徐州刺史王舒被加封“北中郎将”後,此稱號逐漸成為軍府代稱(《南徐州記》記載)。
-
軍事意義
北府是東晉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負責長江下遊防務,後衍生出“北府兵”這一精銳部隊。
二、北府兵(軍隊代稱)
北府兵是東晉中後期由謝玄組建的軍隊,以骁勇善戰著稱:
- 曆史作用:在淝水之戰中擊敗前秦苻堅,成為東晉政權的重要支柱。
- 政治影響:劉裕憑借北府兵勢力推翻桓玄,奠定南朝宋的基礎。
三、京口别稱
東晉時,“北府”也指代京口(今江蘇鎮江):
- 原因:京口地處建康以北,是北府兵的重要屯駐地和招募中心。
- 例如《宋書》記載,桓玄曾詢問“北府人情”,即指京口地區的動向。
四、契丹部落集團
唐末契丹遙辇氏八部分為兩大集團:
- 北府:以疊剌部為核心的五部聯盟;
- 南府:以乙室部為核心的三部聯盟。
此為契丹早期政治結構,與遼朝建立前的部落制度相關。
“北府”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理解,主要涉及:
- 東晉軍府及軍隊
- 京口地域别稱
- 契丹部落聯盟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世說新語》《晉書》及契丹史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府(běi fǔ)這個詞指的是北方的官府或者是北方地域的行政中心。它的拆分部首是“北”和“府”,其中“北”表示方位,而“府”表示官署或者辦公機構。根據部首劃分,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0。
《北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在早期封建社會裡,由于北方地域遼闊、人口衆多,所以北方各地都設有官方機構來管理和統治。這些機構就被稱為“北府”。
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北府”。
古時候,漢字寫法多種多樣,所以《北府》在古代可能有多種寫法。然而,在現代對這個詞的使用中,我們主要依據現代字書和字典的規範來書寫。
以下是一個關于《北府》的例句:他前往北府工作,管理北方地區的政務。
與《北府》有相關意義的組詞可以有“南府”(指南方的官府或行政中心)。
《北府》的近義詞可以是“北方行宮”或者“北部辦事處”。
與《北府》相反的詞可以是“南方行宮”或者“南府”。
希望這些簡潔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