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兇惡。《文選·潘嶽<射雉賦>》:“山鷩悍害,猋迅已甚,越壑淩岑,飛鳴薄廪。” 徐爰 注:“鷩性悍憋。” 李善 注引《方言》:“憋,惡也。” 唐 劉禹錫 《祭興元李司空文》:“夷風傖儜,獷俗悍害。”
“悍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悍害”形容兇惡殘暴,多指人或事物的行為具有破壞性,造成嚴重傷害或損害。該詞由“悍”(兇猛、蠻橫)和“害”(傷害、禍害)組合而成,強調殘暴與危害的雙重特性。
可通過發音聯想:“悍”音近“漢”(代指強壯),“害”即傷害,整體強化“兇猛殘暴”的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内容,可參考《文選》或唐代詩文相關研究。
悍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悍(hàn)是個形聲字,由心(xīn)作為部首,旱(hàn)作為聲旁,總共有10畫。害(hài)是個形聲字,由宀(mián)作為部首,可(jí)作為聲旁,總共有10畫。
來源上,悍害一詞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悍可理解為強悍、兇猛的意思,害可理解為造成傷害、危害的意思。因此,悍害就表示強悍的傷害、兇猛的危害。
悍害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悍害」。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悍的替代寫法有「犴害」、「悍且」,而害的替代寫法有「害傷」、「害咍」等。 悍害這個詞的造字方法是兩個形聲字的組合,所以在古時候的寫法相對較少變化。
1. 這個暴徒對無辜民衆進行了悍害行為,必須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2. 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悍害,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來防範和應對。
組詞:悍害加劇、悍害程度、悍害嚴重等。
近義詞:兇猛、暴力、惡劣、危害等。
反義詞:守護、保護、安甯、和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