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行百裡者半九十的意思、行百裡者半九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行百裡者半九十的解釋

走一百裡路,走了九十裡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行百裡者半九十"是一句蘊含深刻哲理的漢語成語,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并附權威文獻參考:

一、核心釋義

指行走一百裡路程時,走到九十裡隻能算完成一半。比喻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困難,提醒人們必須堅持到底,不可松懈。

關鍵解析:

二、曆史溯源與語境

出自《戰國策·秦策五》:"詩雲:'行百裡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三、現代應用與深層寓意

  1. 目标管理:警示人們警惕"終點線幻覺",90%的進度仍需投入50%的精力。
  2. 心理建設:成功常取決于最後關頭的韌性,與"功虧一篑"形成反義對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文化傳承: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典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久久為功",體現其當代價值(《人民日報》時評)。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釋義收錄于第3冊第101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2. 《成語源流大詞典》(劉潔修編著):詳述《戰國策》原文及曆代用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中國古代名句辭典》(陳光磊編):解析哲學内涵,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修訂版。

同源延伸:該成語常與"為山九仞,功虧一篑"(《尚書·旅獒》)互文見義,共同強調善始善終的東方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行百裡者半九十”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勉勵人做事要堅持到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字面意思是走一百裡路,走了九十裡才算完成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階段越困難,越需要謹慎對待。即使已完成大部分,最後階段仍需付出加倍努力,否則可能前功盡棄。


二、出處與典故

  1. 來源:出自《戰國策·秦策五》,“詩雲:‘行百裡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2. 典故:據記載,秦王嬴政時期,一位老人用“十天走九十裡,又用十天走最後十裡”的故事,生動闡釋了“末路之難”的道理。

三、深層含義


四、應用場景


五、示例用法

  1. 梁啟超:“行百裡者半九十,掘井九仞猶為棄井。”
  2. 日常場景:“考試複習到最後一刻,行百裡者半九十,千萬不能松懈!”
  3. 曆史故事:老人以“九十裡為半”勸誡秦王重視堅持。

這一成語通過反差對比,深刻揭示了堅持到終點的必要性,既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也是現實處世的實用箴言。

别人正在浏覽...

岸忽辨達彼記誠欵成粒楚筍東沖西撞發官繁迫改授高峭共總挂意酣呼宏辭侯服玉食懷貞胡擄講度劍華節短基圍絶交嘅歎可早空食昆蟲學括羽兩謝靈鏡利他主義馬拐拿周逆暴涅手怕不道朋侶輕詭輕賤請退親賴求同存異潤辭三幡撒呓掙上竿掇梯笙弄聖神文武生孝守真孀孤疏傲順退送走貪盜塘埝文癡溫德武成王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