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名。即鸜鹆,俗稱八哥。《太平禦覽》卷九二三引 漢 劉安 《淮南萬畢術》:“寒臯斷舌可使語。”注:“取寒臯斷其舌即語。寒臯,一名鸜鵒。”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三·鸜鹆》。
“寒臯”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來源區分:
一、作為環境描述(高權威性來源)
二、作為鳥類名稱(低權威性來源)
建議:現代使用中,優先采用第一種“寒冷山谷”的釋義;若涉及古籍或生物學内容,可參考第二種鳥類解釋,但需結合具體文獻來源驗證。
寒臯(hángā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寒(冫)和臯(⺆)。它這個詞組成的時候,共有8個筆畫。
“寒”是一個形聲字,意為寒冷、冷冽。字形由冫(bīng)和幹(gàn)組成,表示冷天空氣凝結為霜、雪等的情況。
“臯”是一個形聲字,原義為高而平坦的地勢,後來也用來指水面平靜、寬廣的情況。
寒臯一詞的出處可追溯至《楚辭·離騷》:“東陽之寒,“寒臯皓也”。這裡寒臯用以形容東陽的寒冷景色。
在繁體字中,《寒臯》的寫法為「寒臯」。
古時漢字寫法為「寒臯」,隨着時代的推移,字形有所變化。在現代漢字中,「臯」改為「熬」 。
以下是寒臯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寒冬、冰寒、臯比、臯月。
近義詞有:寒冷、冰冷、冷寒。
反義詞有:溫暖、熾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