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複的意思、函複的詳細解釋
函複的解釋
[reply by letter] 以信函回複
詳細解釋
用書信答複。 清 曾紀澤 《請獎翻譯官片》:“接奉總理衙門函復: 德明 期滿奬叙,仍應由臣 紀澤 補行具奏。” ********* 《批江安漁業公會呈》:“前因臨時政府成立伊始,各部尚未組織完全,該會來呈,當由秘書處函復。”
詞語分解
- 函的解釋 函 á 匣,盒子:石函。劍函。 套子,引申為量詞:書函。信一函(信一封)。 信件:函件。公函。來函。 包含,容納:函夏(“夏”,指中國;“函夏”即包括整個中國)。巨蚌函珠。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 複的解釋 複 (①複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複。往複。 回答,回報:複命。複信。複仇。 還原,使如前:複舊。複婚。複職。光複。複辟。 再,重來:複習。複診。複審。複現。複議。 許多的,不是單一的:重(巒 )
網絡擴展解釋
“函複”是一個書面用語,指以書信形式對收到的函件進行正式回複,常見于商務、行政或正式溝通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含義
- 基本概念:函複指通過書面信函回應對方的請求、詢問或建議,強調回複的正式性和針對性。
- 曆史溯源:該詞在清代文獻中已有使用,例如曾紀澤《請獎翻譯官片》提到“接奉總理衙門函復”,孫中山的公文批件中也多次出現。
二、使用場景
- 正式溝通:多用于政府公文、企業商務信函、法律文書等正式場合,體現對來函方的尊重。
- 功能特點:需明确回應來函内容,常見于問題解答、事項審批或合作協商。
三、與“複函”的區别
- 函複:指回信行為,即對來函的答複,如“我方已函複相關意見”。
- 複函:指複制信件的行為(如複印存檔),或作為名詞表示回複的信件本身。
四、重要性
- 規範流程:确保溝通留痕,便于後續查證。
- 體現專業性:書面回複更顯正式,尤其在處理複雜事務時能清晰傳遞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5中引用的清代及民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函複的意思
函複是指回信,答複他人的函件或信件的意思。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函複的部首是“凵”,共有7畫。
3. 來源
“函複”的字面意思是函(信件)的回複。在古代,人們通過書信往來進行聯繫和交流,因此需要回信來答複收到的函件。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函複”。
4. 繁體
繁體字“函復”與簡體字“函複”意思相同。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函複的古代寫法為“䉭復”,其中“䉭”是函的舊字形,代表信件,而“復”代表回複。
6. 例句
他收到一封信後立即函複了感謝之意。
7. 組詞
函複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它是一個整體詞,不常與其他詞搭配使用。
8. 近義詞
近義詞:回信、複函。
9. 反義詞
反義詞:提問、詢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