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寒蟬的意思、寒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寒蟬的解釋

(1) [winter cicada]∶天冷後不叫或低鳴的蟬

(2) [a kind of cicada]∶蟬的一種,身體小,黑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翅膀透明。雄的有發音器,夏末秋初時在樹上叫

寒蟬凄切。——宋· 柳永《雨霖鈴》

詳細解釋

(1).蟬的一種。又稱寒螿、寒蜩。較一般蟬為小,青赤色。《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鄭玄 注:“寒蟬,寒蜩,謂蜺也。” 孔穎達 疏引 郭璞 雲:“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 李善 注:“ 蔡邕 《月令章句》曰:‘寒蟬應陰而鳴,鳴則天涼,故謂之寒蟬也。’” 清 趙翼 《汪文端師殁已數月每欲一述衷情卒卒未暇也辍直樞曹閑居無事甫得和淚漬墨以詩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飛退鷁,情比噪寒蟬。”

(2).寒天的蟬。秋深天寒,蟬即不鳴,故常以遇事不敢講話比作寒蟬。《後漢書·黨锢傳·杜密》:“ 劉勝 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李賢 注:“謂寂默也。《楚詞》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蟬寂漠而無聲。’” 宋一鴻 《和蘿庵鈍公詩》:“有教既無類,敢噤寒蟬口。”

(3).古代婦女的面飾。因狀如蟬,故稱。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向妝臺半貼寒蟬,揮玉管羞題冰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寒蟬”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天氣轉冷後不再鳴叫或叫聲低微的蟬類。
  2. 生物學定義
    屬于蟬科昆蟲,體型較小,體色以黑色為主,帶有黃綠色斑點,翅膀透明。雄蟬具備發音器,常于夏末秋初在樹上鳴叫。

二、文學意象

在古代詩詞中,寒蟬常被用作悲戚情感的象征。例如:


三、成語典故

  1. 噤若寒蟬
    源自《後漢書·杜密傳》,比喻因恐懼或顧忌而沉默不語,如寒蟬在冷天停止鳴叫。
  2. 寒蟬仗馬
    典故出自《新唐書·李林甫傳》,形容人如儀仗隊的馬匹般不敢妄動,引申為謹言慎行。

四、文化關聯

寒蟬的鳴叫周期與季節緊密相關,《禮記·月令》記載“孟秋之月,寒蟬鳴”,成為古人感知時節變遷的自然标志之一。

若需進一步了解生物學特征或文學用例,可參考标注的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寒蟬

寒蟬(hán ch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寒”和“蟬”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寒”字的部首是宀(mián),總筆畫數為5個。而“蟬”字的部首是蟲(chóng),總筆畫數為11個。

來源:“寒蟬”一詞源自于古代文獻《楚辭·招魂》中的詩句:“寒蟬凄切,對長雲逝。”這句詩描寫了寒蟬在寒冷的季節裡發出凄厲的聲音。

繁體:在繁體中,“寒蟬”寫作“寒蟬”。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将“寒”字的上部分寫成兩個小點兒,下方是“廿”字,表示寒冷的冰塊。而“蟬”字則是将“蟲”字換成“蠶”,下方寫四點,表示蟲行四方。

例句:他坐在窗前,靜靜聆聽着外面窗外傳來的寒蟬聲。

組詞:寒冬、寒風、寒意、寒流。

近義詞:蟬鳴、蟋蟀。

反義詞:夏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