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地的意思、海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地的解釋

[Haiti] 西印度群島島國。面積27400平方公裡,人口586.2萬(1990),首都太子港

詳細解釋

北美洲西印度群島中的島國。瀕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積278萬平方千米。人口690萬(1993年)。首都太子港。境内3/4為山地。熱帶氣候。以農業為主。主産咖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海地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一、基礎釋義

海地(Hǎidì)作為專有名詞,主要有兩層含義:

  1. 國家名稱

    指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的主權國家,全稱“海地共和國”(Republic of Haiti)。其國名源自土著泰諾語“Ayiti”,意為“多山的土地”。

  2. 地理概念

    泛指被海水環繞的陸地,但現代漢語中此用法較少見,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


二、地理特征引申義

因海地國土以山地為主(占比超75%),漢語中偶以“海地”代指崎岖陡峭的臨海地形。例如:

“沿岸海地險峻,舟楫難通。” ——《地理志略》(近代地理文獻)


三、國家概況補充

根據權威資料,海地共和國的核心特征包括: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官網詞條說明
  2.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網絡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地理術語庫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産名錄:海地國家曆史公園》. UNESCO頁面
  4. 世界銀行. 《海地國家概況》. 2023年更新. 數據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海地”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含義

“海地”源自印第安語,意為“多山的地方”。這一名稱反映了該國以山地為主的地形特征,境内約3/4為山地。

二、地理位置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是海地島的西半部國家,東接多米尼加共和國,北臨大西洋,南瀕加勒比海,西隔海與古巴、牙買加相望。

三、國家概況

四、曆史背景

1492年哥倫布抵達後,海地先後被西班牙和法國殖民,1697年成為法屬聖多明戈,1804年獨立為拉美首個黑人共和國。

五、語言與文化

官方語言為法語和克裡奧爾語,文化融合非洲、歐洲及加勒比本土元素。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地理資料或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花駱白晃晃步曲操心常價翅趫蟲妖詞窮理絶邨塢當來達義點放調梅地頭蛇方徑附骥攀鱗高遠關阃還鲊遺書诃斥黑耀石花團錦簇回茬慧聖火光獸奬贊金伏揩背亢悔勘誤表刻漆空話馬家大練妹子萌象密鑼緊鼓末堂碾磑偏稱鉟金乾盡情節青旻糗餈阙員生礦司長松肪酒台吏攤商投狹托名纨質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下都響寇相嬗享世纖影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