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驚傷痛。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巡撫 恩銘 突被戕害,殊深駭惻。”
“駭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核心含義
“駭恻”表示震驚與傷痛交織的情感,強調因突發或嚴重的負面事件引發的雙重情緒反應。例如在《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中,描述巡撫恩銘遇害時,用“殊深駭恻”表達對事件的震驚與痛心。
字詞拆分
部分詞典将其歸為“悲傷”的同義詞,但結合語境分析,“駭恻”更強調震驚與悲痛的雙重性,與單純表達悲傷的詞彙(如“哀恸”)存在細微差别。
建議在正式寫作中使用時,結合上下文确認情感側重點,并優先參考曆史文獻中的經典用例。
《駭恻》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指令人震驚和悲痛的事物或情景。這個詞常用于描述令人感到極度痛苦、驚恐或悲傷的情感體驗。
《駭恻》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騷」和「爹」。它的總筆畫數是20,「騷」部的筆畫數是11,而「爹」部的筆畫數是9。
《駭恻》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吳雪岩小傳》中,後來也被其他文學家和詩人廣泛使用。在繁體字中,「駭恻」被寫作「駭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駭恻」的字形與現代寫法有些不同。其中「駭」和「恻」通常都隻有8畫。
1. 這個新聞報道真是太駭恻了,讓人難以忍受。
2. 他的悲傷經曆讓人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駭恻。
組詞:駭人聽聞、恻隱之心、恻隱之情
近義詞:悲慘、凄涼、慘痛
反義詞:喜悅、欣喜、快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