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1925)江蘇阜甯(今屬濱海)人。1922年後進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廠和七廠做工。1925年加入中國共6*産6*黨。同年5月,日商資本家要求當局取締工會,并以關閉工廠、開除罷工工人相威脅。15日,他領導工人進廠交涉,被日籍職員槍殺。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顧正紅漢語 快速查詢。
“顧正紅”并非普通詞語或成語,而是中國近代工人運動中的一位革命烈士。以下是綜合權威資料後的詳細解釋:
人物身份
顧正紅(1905-1925)是江蘇阜甯(今屬濱海)人,中國共産黨早期黨員,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16歲到上海謀生,成為日商紗廠工人。
曆史事件與犧牲
1925年5月15日,顧正紅帶領工友抗議日本資本家關廠、開除工人的暴行,在交涉過程中被日籍職員槍擊身亡。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
曆史意義
他的犧牲成為“五卅運動”的導火線,激發了全國反帝愛國浪潮,被評價為“以生命點燃反帝怒火”的先鋒。中共早期領導人稱其為“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
注意:将“顧正紅”誤釋為“面色紅潤”的成語,可能混淆了發音相近的詞彙(如“顧盼生輝”“滿面紅光”)。建議優先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紀念館資料(如、4、6、8)了解真實人物事迹。
《顧正紅》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3個字,拆分部首為"丨、白、纟"。
拆分之後的筆畫分别為:顧(20畫)、正(5畫)、紅(6畫)。
《顧正紅》一詞來源于人名。顧正紅是中國的一位知名作家,著有多部優秀作品。這個詞常用于形容有才華、有造詣的文學創作人士。
繁體中文對應的寫法是「顧正紅」。
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早期的《說文解字》中,對于紅這個字的字形描述為「日、象紅矣」。
以下是《顧正紅》的例句:
1. 他是一位真實的顧正紅,他的作品讓人們耳目一新。
2. 那位顧正紅的小說十分引人入勝,我讀得津津有味。
組詞:顧慮、顧及、顧全、紅顔知己、紅利、紅杏出牆。
近義詞:文壇巨擘、文學名家、文豪。
反義詞:平庸的作家、無名小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