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扢紮的意思、扢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扢紮的解釋

象聲詞。形容行動快速,猶突然,立即。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二折:“今日将俺這父子情可都撇在九霄雲外,則俺這三口兒生扢紮兩處分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扢紮"(讀音:gē zhā)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的拟聲詞兼動詞,主要用于形容物體摩擦、擠壓或折斷時發出的聲響,常出現在古典小說與戲曲文本中。其含義可細分為以下兩類:

一、拟聲詞:模拟物體摩擦、擠壓的聲響

描述物體(尤其是硬物)相互摩擦、擠壓、轉動或突然受力斷裂時發出的短促、清脆或刺耳的聲音。

二、動詞:表達快速而有力的動作

引申為一種突然、幹脆的動作,強調力度與速度,常見于武打或激烈動作場景。

使用場景辨析

"扢紮"屬書面化拟聲詞,現代口語中更常用"咯吱""嘎吱""咔嚓"等替代其拟聲義;其動詞用法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創作中。需注意與近義詞"扢揸"(音同,側重抓取動作)的區分。

權威來源參考:

  1. 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4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2. 動詞用法解析參考《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第483頁(商務印書館,2014年)。
  3. 語境分析依據《近代漢語虛詞詞典》拟聲詞條(語文出版社,2015年)。

網絡擴展解釋

“扢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扢紮”屬于象聲詞,主要用來形容行動快速、突然或立即發生的狀态。例如,可以描述動作的迅捷或事件的突然性。

  2. 讀音與變體

    • 拼音為gǔ zhā(部分資料标注為多音字,但“扢”在此詞中通常讀作“gǔ”)。
    • 注意:“紮”在不同語境中讀音不同(如zā/zhā/zhá),但此處固定搭配為zhā。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動作的突然性。例如:

    “隻聽扢紮一聲,門被推開了。”
    表示動作發生得既快又出乎意料。

補充說明

若需更深入的詞源分析,可參考古籍或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郎君般配臂力策度創立春稅除省詞令從政打市語打探等人刁悍地名霏彌奉給尃濩伏食杠房官卑職小咍樂洪庥睆睆交杯交通工具寄居官救取峻介涼薄理紀戾家留牍龍脈甪裡先生沒了收女牛徘徊菊氣不平清富清陽散話沙島山垠少年犯叔郎死心眼窣堵坡恬穆貼地貼息停表頹萎亡逃挽詩未可穩産污附無忝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