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陳的意思、備陳的詳細解釋
備陳的解釋
(1).詳盡陳述。《後漢書·荀彧傳》:“ 彧 復備陳得失,用移臣議。”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其他種種,皆有夙因,不能為爾備陳。”
(2).謂陳設齊備。《宋史·樂志三》:“於壇之北,宮架備陳。”《四遊記·八仙蟠桃大會》:“玉液瓊漿,胡麻紫芝,珍奇之品,無不備陳。”《扶風傳信錄》附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奩具幃帟之屬,咄嗟備陳于室。”
詞語分解
- 備的解釋 備 (備) è 完全,應有的都有了:具備。完備。求全責備(要求全面、完美)。 事先安排好:預備。防備。準備。籌備。備案(向主管機關做書面報告,以備查考)。備注。備忘錄。 設施:設備。裝備。軍備。 筆
- 陳的解釋 陳 (陳) é 排列,擺設:陳列。陳兵。 述說:陳述。陳情。詳陳。陳訴。陳說。 舊的,時間久的:陳舊。陳腐。陳醋。推陳出新。陳陳相因。陳迹。陳皮。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 中國朝代名
網絡擴展解釋
“備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詳盡陳述
指詳細、全面地叙述或說明某事。
- 出處:
《後漢書·荀彧傳》提到“彧復備陳得失,用移臣議”,即荀彧詳細陳述利弊以改變大臣們的意見。
- 例句:
《西遊記》中“行者将那請菩薩施變化降妖的事情,備陳了一遍”,即孫悟空詳細描述了請菩薩降妖的經過。
2.陳設齊備
指物品、儀式等布置得周全、齊全。
- 出處:
《宋史·樂志三》記載“於壇之北,宮架備陳”,描述祭祀時樂器陳設完備的場景。
- 例句:
如“玉液瓊漿,胡麻紫芝,珍奇之品,無不備陳”,形容宴席上珍貴物品齊全陳列。
使用場景與延伸
- 文學/曆史文本:多用于書面語或古典文獻,如史書、小說中描述詳細叙述或隆重陳設的場景。
- 現代用法:較少使用,但在特定語境(如禮儀、正式文書)中可表達“詳細說明”或“周全準備”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後漢書》《西遊記》等原著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備陳(bèi chén)一詞是漢語中的一個詞語,下面給你詳細解釋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備:部首:亻(人);筆畫:5
陳:部首:阝(阜);筆畫:7
來源:
備陳一詞源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觀陳周之豎,宛陳于獻。”意指将物品整理擺放,以表達尊敬和崇敬之意。
繁體:
備陳(bèi chén)
古時候漢字寫法:
備:貝+卩
陳:阜+召
例句:
1. 為了迎接來賓,我們精心備陳了宴會廳。
2. 他把文件備陳整齊放好。
近義詞:
擺放、安排、布置
反義詞:
亂放、散亂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