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絮的意思、故絮的詳細解釋
故絮的解釋
舊絮;敗絮。《晉書·周顗傳》:“ 敦 使 繆坦 籍 顗 家,收得素簏數枚,盛故絮而已。”《宋史·胡交修傳》:“昔人謂甑有麥飯,床有故絮,雖 儀 秦 説之不能使為盜。”
詞語分解
- 故的解釋 故 ù 意外的事情:事故。變故。故障。 原因:緣故。原故。 有心,存心:故意。故殺(有意謀殺)。明知故犯。 老,舊,過去的,原來的:故事(.舊事,成例;.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
- 絮的解釋 絮 ù 棉花的纖維:棉絮。被絮。 古代指絲的纖維,特指熟絲。 像棉絮的東西:花絮。蘆絮。柳絮。 在衣被等物裡鋪棉花、絲綿等:絮被子。絮棉襖。 連續重複,惹人厭煩:絮叨。絮煩。絮聒。絮絮叨叨。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故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舊絮或敗絮,多指破舊的棉絮或衣物填充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故絮由“故”(陳舊、破舊)和“絮”(棉絮、絲絮)組成,字面意為“陳舊的棉絮”或“破敗的絲絮”。
- 引申為破舊衣物,如《東城老父傳》中“妻負故絮”即指背着舊棉衣。
2.文獻出處
- 《晉書·周顗傳》記載:“收得素簏數枚,盛故絮而已”,描述周顗家中僅有裝滿舊絮的竹箱,體現其清貧。
- 《宋史·胡交修傳》提到“床有故絮”,比喻生活簡樸,連盜賊都不願光顧。
3.詩詞用例
- 陸遊《秋思》:“弊衣但故絮,粝食惟黃齑”,以“故絮”形容衣衫褴褛。
- 蘇轼《寄蕲簟與蒲傳正》:“一夜雪寒披故絮”,通過“故絮”表現冬日貧寒。
4.近義詞與相關詞
- 近義詞:敗絮(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關聯詞:故衣(舊衣)、敝帛(破布)等。
“故絮”多用于古文或詩詞中,既指實物(破舊棉絮),也象征清貧生活狀态。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晉書》《宋史》及陸遊、蘇轼的詩詞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故絮
故絮是一個詞語,含義是指過去的雪花。故絮由兩個部分組成,故是其聲旁,絮是其形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故絮的部首是絲(sī),故的筆畫數為4畫,絮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故絮》這個詞最早見于漢代的《爾雅》一書中,用來形容冬季飄落的雪花。故絮的意思源于過去,表示寒冷的季節下雪飄落的景象。
繁體
故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故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故絮在古代常用的寫法是「故縃」。
例句
1. 冬日的寒風吹來,故絮在空中翩翩起舞。
2. 故絮落滿山頭,披上一層白色的厚衣。
組詞
1. 絮狀(形容詞):形狀像絮的。
2. 飛舞(動詞):形容故絮在空中飄舞的動作。
近義詞
1. 雪花
2. 雪絮
3. 雪片
反義詞
夏日陽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