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故行的意思、故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故行的解釋

亦作“ 故步 ”。原來的步法。《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 壽陵 餘子之學行於 邯鄲 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漢書·叙傳上》作“又復失其故步”。後多比喻固有的技能。《北齊書·文苑傳·顔之推》:“亡 壽陵 之故步,臨 大行 以逡巡。” 宋 葉適 《謝除嵩山崇福宮表》:“哀憐末路,蓋欲補其前修;矜恤老窮,不忍失其故步。”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高雨農序》:“迄茲十年中間,人事牽率,又添作雜文數十篇,而心計愈粗,故步愈失。”參見“ 邯鄲學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故行”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故意行事(現代常用義)

    指有意為之的行為,強調主觀動機。

    例:魯迅《書信集·緻鄭振铎》:“此非‘故行卑鄙’,實出于不得已。”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2. 舊事、往事(古義)

    古代文獻中可指過去的行為或事件。

    例:《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不如案甲休兵,鎮趙撫其孤,百裡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3150-6。


二、特殊用法


三、使用注意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收錄釋義涵蓋古今用法。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國家語委審定規範,側重現代漢語語義及用法。

  3. 《古漢語通假字字典》

    系統梳理通假現象,輔助解讀古籍疑難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

“故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ù xíng,其含義及演變如下:


基本釋義

  1. 原意:指“原來的步法”,即原本的行走方式。
    • 出自《莊子·秋水》中“壽陵餘子學步邯鄲”的典故,形容盲目模仿他人反而失去自身特點()。
  2. 比喻義:後多引申為“固有的技能或方法”,強調原本掌握的能力或傳統模式。

出處與典故


演變與用法


相關成語


“故行”從具體的“步法”演變為抽象的能力或傳統象征,常用于文學與哲理論述中。需注意其與“故步”的通用性,如成語“故步自封”中的用法。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考據,可參考漢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恻隱之心産銷橙圃持久之計敕頭傳壻硯大赤丹白殿廬鼎富發檗方向舵飯牛屠狗鳳钗付諸洪喬幹枉鬼金羊榖皮紙咳聲歎氣哈喇子渹渹蹇歰佳俠籍稾景數俊傑空姐廊屋例貢流紅漫胡纓旄幢梅頭闵勉南渡江遷倅前拒乾鵲棄咎沁人心肺窮絕日頭靸拔喪惘事會師尹收詞水豹樞密院説不了嗽獲泰華貼力屯農托付土葬文社香火情匣印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