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 old;in times gone] 古時
(1).往昔;古時。《禮記·曲禮上》:“毋勦説,毋雷同,必則古昔,稱先王。” 晉 左思 《詠史》之七:“英雄有屯邅,由來自古昔。” 唐 韓愈 《送窦從事序》:“是維島居卉服之民,風氣之殊,著自古昔。” 章炳麟 《辨詩》:“則 宋 世 汴京 方音,已大變於古昔矣。”
(2).猶言古人。指去世的人。 明 李贽 《哭承庵》詩:“一病不能支,旦暮成古昔。”
“古昔”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古昔”指古代或過去的時代,與“現今”相對。該詞由“古”和“昔”兩個同義字組成,均表示時間上的久遠性。例如《禮記·曲禮上》提到“必則古昔,稱先王”,強調以古代為準則。
出處 | 例句 | 語境解析 |
---|---|---|
左思《詠史》 | “英雄有屯邅,由來自古昔” | 強調曆史規律延續性 |
韓愈《送窦從事序》 | “著自古昔” | 描述地域文化淵源 |
現今多用于文學表達或姓名(如“古昔”作為名字時,寓意曆史厚重感)。在口語中常被“古代”“過去”等詞替代,但仍保留在成語“撫今追昔”等表達中。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用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古昔》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意思是古代的過去或往昔的時光。
《古昔》由部首古和昔組成。
部首古,表示與古代相關的事物。
部首昔,表示過去的時間。
《古昔》一共有9畫。
《古昔》的用法最早出現在文言文中,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常用的詞彙。
繁體字是古昔的繁體寫法。
在古代,古昔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古昔可以寫成“古往昔來”或“古百昔千”,但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見。
1. 那個小村莊滄桑的建築和青石闆路,讓人仿佛穿越到古昔的時光。
2. 這本書中講述了許多古昔的故事,讀來頗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古人、昔日、往昔、追憶、古代、古老、古文等。
古早、往日、先前、曩昔、故舊等。
當下、現今、現代、将來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