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隻顧眼前,不顧今後,缺乏通盤打算。《紅樓夢》第六回:“你皆因年小時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了什麼男子漢大丈夫了!”亦作“ 顧前不顧後 ”。《紅樓夢》第三一回:“明日6*你自己當家立業,難道也是這麼顧前不顧後的?”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顧頭不顧尾漢語 快速查詢。
“顧頭不顧尾”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形容做事或考慮問題不周全,隻關注眼前而忽略後續,缺乏整體規劃。比喻目光短淺,行動缺乏連貫性。
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評價王熙鳳之語:“你皆因年小時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
強調短視行為,警示需通盤考慮。例如:投資時若隻關注短期收益而忽視風險,便是“顧頭不顧尾”的典型表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紅樓夢》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顧頭不顧尾》是一種成語,用來形容人隻注重事情的前半部分,而忽略了事情的後半部分或者整體。這個成語在生活中常常用來批評那些隻片面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的人。
根據《說文解字》,該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日」和「幾」,「日」表示對頭部的關注,「幾」表示對尾部的疏忽。
根據《康熙字典》,該成語的拆分筆畫為12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中的《周南·關雎》:“顧言自無忝,豈不爾思?如以予則,兩者皆毖。”其中的“兩者皆毖”就是“顧頭不顧尾”的意思。
在繁體中文中,這個成語的寫法和簡體中文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和現代相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完成了工作的前半部分,但卻顧頭不顧尾,最後導緻整個項目失敗。
2. 政府部門應該注重公共設施的維護,不能隻顧頭不顧尾,忽視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質量。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顧全大局、顧名思義、顧慮重重。
與《顧頭不顧尾》類似的成語有:見樹不見林、近水樓台先得月。
與《顧頭不顧尾》相反的成語有:全神貫注、面面俱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