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粟。《管子·五行》:“賞於四境之内,發故粟以田數。” 尹知章 注:“故粟,陳也。以田數多少,用陳粟給人,使得務農。”
“故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ù sù,其基本含義是陳粟,即存放時間較久的谷子。以下是詳細解釋和相關信息:
字面含義
“故”表示陳舊、過去的,“粟”指谷子(去皮後稱“小米”)。合起來指陳年的谷物。
例句:《管子·五行》中提到“發故粟以田數”,即根據農田數量發放陳粟給百姓務農。
引申用法
在部分語境中,也比喻舊事、過時的言論或觀念,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賞於四境之内,發故粟以田數。”
尹知章注:“故粟,陳也。以田數多少,用陳粟給人,使得務農。”
(意為:根據農田數量,發放陳粟鼓勵百姓耕種)。
“故粟”主要用于描述存放已久的谷物,多見于古代文獻或農政記載。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管子》及相關注解。
《故粟》是指舊時期儲藏已久的糧食,一般用于抵禦戰亂或災荒時的緊急食品儲備。
《故粟》的部首是“禾”和“米”,其中“禾”屬于四畫部首,而“米”則屬于五畫部首。
《故粟》一詞源于古代軍隊在出征前的備戰行動,為了确保戰争期間有足夠的糧食供應,他們需要提前儲備大量的糧食。這些儲備的糧食就稱為《故粟》。
《故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故粟」。
古代人們寫《故粟》時,常采用的漢字寫法為「故穀」。
1. 需要時,我們可以依靠《故粟》來度過草鞋戴肚肚的艱難時期。
2. 曆經風雨,他們終于發現了一處隱藏的《故粟》存儲點。
故粟樓、糧倉、糧食儲備、糧食安全
糧食儲備、存糧
新粟、新鮮糧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