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集名。清代沈德潛編選。十四卷。收錄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詩和歌謠七百餘首,并有簡要評語。編者以為詩至唐代而極盛,古詩又是唐詩的源頭,故名《古詩源》。
“古詩源”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作為書名
指清代沈德潛編選的古詩總集《古詩源》,收錄上古至隋代的詩歌作品,共14卷,含700餘首古詩及歌謠,并附有簡要評語。沈德潛認為,唐代詩歌雖達到鼎盛,但其源頭可追溯至更早的古詩,故将此書命名為“古詩源”。該書是研究唐前詩歌的重要文獻,中華書局曾于2006年出版。
作為文學概念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古代詩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但這一用法并非主流。需注意,該詞更權威的含義仍指向沈德潛的詩歌選集。
常見誤解澄清:
古詩源是一個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古和詩。其中,“古”是指古代的、很久以前的意思,“詩”表示用文學形式表達的藝術作品。因此,“古詩源”可以理解為古代詩歌的起源或根源。
“古”的部首是口字旁,共有3畫;“詩”的部首是言字旁,共有7畫。
《古詩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研究的範疇。在這個領域中,研究者們努力探究古代詩歌的發展過程和形成原因,以及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因此,他們将這一研究領域命名為“古詩源”,意味着通過研究古代詩歌,可以追溯詩歌的起源和演變。
《古詩源》(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古詩源”為例,古時候它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整體上字形基本相似。
1. 研究《古詩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古代詩歌的魅力。
2. 他撰寫的《古詩源》一書,深受學術界的贊賞。
古詩集、古詩詞、源泉、詩解、古樂譜
詩經、文學源、古典詩歌、古代文學
當代詩歌、現代文學、現代詩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