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獨自玩賞。 唐 柳宗元 《戲題階前芍藥》詩:“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
(2).獨具的情趣。 清 曾國藩 《苗先簏墓志銘》:“黜陟百氏,惟 許君 是崇。胡學之旁達,而遇之不豐。抱此孤賞,永奠幽宮。”
“孤賞”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藝術領域,例如古典詩詞中的意境營造,或園林設計中景石的布置(如“孤賞石”常作為獨立觀賞的景觀元素)。
現代引申争議
個别資料(如低權威性來源)提到“孤賞”可指“自我贊賞而無他人認可”,但此釋義未見于傳統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延伸解讀,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造句示例
如“庭院中的孤賞石與流水相映成趣”“詩人月下孤賞,寄托幽思”等。
建議:若用于文學創作或學術研究,建議優先參考權威典籍中的傳統釋義;若涉及現代引申義,需明确标注來源差異。
《孤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獨自賞賜、獨享獎勵的意思。它包含了“孤”和“賞”兩個字,意味着獨自欣賞和獎賞。
《孤賞》包含了兩個字,它們的部首分别為“子”和“貝”。其中,“孤”的部首是“子”,它的總筆畫數為三;“賞”的部首是“貝”,它的總筆畫數為十。
《孤賞》最早出現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賞莫大于衆。”這句話指出了獨自享受獎勵或欣賞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孤賞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保持為“孤賞”。繁體字的使用主要在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
在古代漢字中,孤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1. 我喜歡獨自坐在河邊,孤賞美麗的落日。
2. 這是你的辛勤工作的結果,你應該好好孤賞它。
1. 孤兒:沒有父母的孩子。
2. 賞心悅目:令人欣賞、愉悅的。
3. 單身賞:獨自享受生活的樂趣。
賞識、贊賞、欣賞。
與孤賞相反的詞是“共享”,意為與他人分享和一起享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