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桧楫的意思、桧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桧楫的解釋

亦作“ 檜檝 ”。1.桧木作的船槳。《詩·衛風·竹竿》:“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2).借指舟船。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此檜檝而方遠,彼松舟而未閑。” 唐 李颀 《送東陽王太守》詩:“檜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桧楫(guì jí)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特指用桧木制成的船槳。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構成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桧楫:用桧木做的船槳。桧木質堅耐腐,古代常用于制作舟楫部件。

例:《詩經·衛風·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描寫衛人泛舟淇水的情景。


二、詞源解析

  1. 桧(guì)

    指桧樹(圓柏),屬柏科常綠喬木,木質細密堅硬,耐水濕腐蝕。《說文解字》釋:“桧,柏葉松身”,因其材質優良,自古為造船、建築的上等木料。

  2. 楫(jí)

    即船槳,《釋名·釋船》載:“楫,捷也,撥水使舟行疾也。”其形制多為長柄扁葉狀,是古代舟船的核心動力工具。

合成詞“桧楫” 強調以名貴木材桧木為原料,凸顯其工藝考究與耐用性,多見于先秦文獻。


三、文化意象

桧楫在古典文學中承載雙重意象: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
  3. 劉熙. 《釋名》[M]. 中華書局, 2016.
  4. 朱熹. 《詩集傳》[M]. 中華書局, 2011.

(注:因古籍原版無線上鍊接,此處标注權威出版社版本信息,确保來源可考。)

網絡擴展解釋

“桧楫”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讀音與結構

2.本義

指用桧木制作的船槳。桧木質地堅硬且耐腐蝕,古代常用于制作船槳、舟船等器具。

3.引申義

借代舟船整體。例如唐代李颀《送東陽王太守》中“檜楫今何去”,即以“桧楫”代指船隻。

4.出處與文學引用

5.相關文化背景

“桧楫松舟”常作為固定搭配,體現古代舟船制作的選材智慧,也反映自然物象與人文活動的結合。

如需進一步了解“桧”字的多音(如人名中讀huì)或其他組詞,可參考相關辭書或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鼇阙柏瀝罷驽寶煤犇走博延策反倡讴成心稱譽弛絶吹燈叢怨翠帽大穢導擇對襟鵝卵石房地産市場服珥鈎努鼓史鴻泥賄賂并行煎情驕軍旌舉驚湍酒適久眎軍使款待踉踉跄跄曆問廬君綸音佛語馬價馬式摹想摹寫虐遇拗不過匍匐莖愆面騎火茶誓券舒攤疏嫌碎首桃符闆土伯秃骭吐屬文科鮮彩仙槎鄉厲稴穇哓論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