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報。 漢 孔光 《丞相遣郡國計吏敕》:“詔書殿下,禁吏無苛暴,丞長史歸告二千石。”《漢書·循吏傳·黃霸》:“宜令貴臣明飭長吏守丞,歸告二千石。”
“歸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歸告(guī gào)的核心含義是“回報”,指将信息或結果傳達給上級或相關方。例如在漢代官方文書中,常見上級要求下級完成事務後“歸告”的用法,即要求回報執行情況。
漢代文獻
故事背景
據部分資料,該詞可能與《左傳》中晉國公子重耳的典故有關,描述其流亡後懷念故土的情景,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
近義詞:禀告、回報;
反義詞:隱瞞、隱匿。
“歸告”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書面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左傳》等原典,或查閱權威字典(如漢典)。
歸告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把某件事情或某種情況報告、告知某人或某個組織。
歸告的拆分部首為彳 (chuò)和告 (gào),共計7個筆畫。
《歸告》一詞,最早來源于《左傳》的記載。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歸告的方式向君王或将領彙報政務、軍情或其他重要事項。
歸告的繁體字為「歸告」。
古時候,「歸告」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别是在「告」字上的手部成份使用了「⺈」,即讓手的部分改為了「并」字的古字形。
1. 他立即歸告上級,報告這個重要的發現。
2. 她歸告了家人,她得到了這個職位的新消息。
- 歸還:把東西交還給原主。
- 歸納:把分散的事物、觀點等整理成統一的或有條理的。
- 歸屬:屬于某人或某個機構、團體所有。
- 告知:向他人傳達某種信息。
- 報告:向上級或他人詳細陳述某種情況或事實。
- 隱瞞:有意不将某種情況或事實告知他人。
- 保密:對某種情況或事物嚴守秘密,不向他人洩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