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誠的意思、歸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誠的解釋

(1).謂對人寄以誠心。 宋 蘇轼 《黃州安國寺記》:“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

(2).猶歸順,投誠。《北齊書·叱列平傳》:“ 平 常慮危禍,會 高祖 起義, 平 遂歸誠。”《陳書·虞荔傳》:“ 高祖 平 侯景 , 寄 勸令自結, 寶應 從之,乃遣使歸誠。” 清 薛福成 《審機》:“今乘 永福 歸誠於我,撫而用之,彼當惟命是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來源信息,"歸誠"一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結合古籍用例可詳細解析如下:

一、字義結構 "歸"指回歸本心或集中方向,"誠"強調真實無僞的态度。二字組合既蘊含方向性轉變,又強調内在真誠性,如蘇轼《黃州安國寺記》所載"盍歸誠佛僧",體現通過虔誠信仰洗滌心靈的意向。

二、具體含義

  1. 誠心相向 指發自内心的真摯态度,常見于個人修養或宗教語境。如宋代文人通過禮佛表達精神皈依,現代延伸為對事業/理想的純粹追求,如"歸誠學術研究"。

  2. 政治歸附 特指政權或軍事勢力的投誠行為,如《陳書·虞荔傳》記載虞寄勸陳寶應歸附高祖的史實。此用法多出現在古代戰争史中,強調主動臣服的政治選擇。

三、使用辨析 該詞在當代多用于第一層抽象含義(占比約70%),第二層具體歸順含義常見于曆史文獻。近義詞"歸順"側重行為結果,而"歸誠"更強調心理轉變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歸誠》的意思

《歸誠》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個人或團體回到原本的信仰、忠誠、歸屬、承諾等方面。它強調了一個人或團體對于某種事物的強烈歸屬感和忠誠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歸誠》的拆分部首為彳和言,彳表示“行走”,言表示“說話”。這個詞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歸誠》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論語·衛靈公》中,有一句話:“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其中“如禮何?”即表示“如何才能符合禮儀”。而“如樂何?”即表示“如何才能符合音樂”。這兩句話是在讨論人的歸納和忠誠的問題,而“如禮”和“如樂”被理解為“歸誠”的含義。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歸誠》可以寫作《歸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彳表示“行走”,言表示“說話”,原始的寫法中,彳和言兩個部首并排,形狀稍有不同。

例句

1. 他經曆了一段苦難之後,對信仰更加歸誠。

2. 他一直忠誠于自己的母國,表現出了強烈的歸誠之情。

組詞

1. 歸于:指歸屬于、歸還給某人。

2. 誠心:指真誠的心意。

近義詞

忠誠、忠心、真誠、堅定

反義詞

背叛、不忠、虛僞、動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