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鲠在喉的意思、骨鲠在喉的詳細解釋
骨鲠在喉的解釋
[have a fishbone caught in one's throat] 魚骨頭卡在喉嚨裡,比喻心裡有話沒說出來,堵得難受
這些話悶在心裡多日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詳細解釋
魚、肉等的小骨卡在喉嚨裡。比喻心中有話,不說出來不痛快。 清 袁枚 《與金匮令書》:“僕明知成事不説,既往不咎,而無如聞不慊心事,如骨鯁在喉,必吐之而後快。” 林纾 《與姚叔節書》:“非斤斤與此輩争短長,正以骨鯁在喉,不探取而出之,坐卧皆弗爽也。”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赴難”和“逃難”》:“我如骨鲠在喉,不能不說幾句話。”
詞語分解
- 骨鲠的解釋 ∶魚骨頭骨鲠在喉 ∶比喻個性正直、剛健彼項王骨鲠之臣, 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史記·陳丞相世家》詳細解釋亦作“ 骨骾 ”。 .魚、肉等的小骨。亦專指魚骨、魚刺。《儀禮·公食大夫禮
- 喉的解釋 喉 ó 頸的前部和氣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聲帶,又是發音器官(通稱“喉頭”):喉嚨。喉舌(.泛指說話的器官;.喻代言人,如“報紙是人民的喉喉”;.喻險要的地方,如“居庸關乃扼守京城之喉
專業解析
“骨鲠在喉”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其字面意思和引申含義都非常形象生動。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成語釋義
“骨鲠在喉”的字面意思是魚骨頭卡在喉嚨裡。比喻心裡有話沒有說出來,憋在心裡非常難受。它強調心中有所郁結或不平,不吐不快的感覺,常用于形容因某種原因(如顧慮、恐懼、禮儀等)而無法暢所欲言時的憋悶狀态。
二、字義分解與詞源
- 骨鲠:指魚骨頭、魚刺。在古代漢語中,“鲠”本身就指魚骨或小刺,也引申為“直”、“正直”(如“鲠直”)。《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解釋“鲠”為“魚骨,魚刺”,也指“禍患”或“正直”。
- 在喉:卡在喉嚨裡。
- 該成語最早可能源于對生理不適的直接描述,後逐漸抽象化用于表達心理上的堵塞感。
三、用法與例句
-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常與“不吐不快”、“如芒在背”等詞連用或呼應。
- 例句:
-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他感到如骨鲠在喉,必須找機會說出來。
- 看到不公正的現象,他骨鲠在喉,終于忍不住站出來發言。
- 這個秘密壓在他心裡多年,猶如骨鲠在喉,讓他寝食難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如鲠在喉、芒刺在背、不吐不快、欲言又止(側重狀态)、有口難言。
- 反義詞:一吐為快、暢所欲言、直抒胸臆、心無挂礙。
五、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魚骨頭卡在喉嚨裡,比喻心裡有話沒說出來,非常難受。
-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收錄):魚、肉等的小骨卡在喉嚨裡。比喻心裡有話說不出來,非常難受。
-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雖未直接收錄該成語,但對核心字“鲠”的釋義(魚骨,魚刺)是理解該成語的基礎。
“骨鲠在喉”以魚刺卡喉的生理不適為喻,精準地描繪了心中有所郁結、不吐不快的心理狀态。它強調了表達的迫切性和受阻時的憋悶感,是漢語中表達此類情感的經典成語。
網絡擴展解釋
“骨鲠在喉”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gǔ gěng zài hóu
- 字面意思:魚骨頭卡在喉嚨裡(“鲠”指魚刺)。
- 比喻義:心裡有話不吐不快,憋着非常難受。常與“如”“若”連用,如“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出處與演變
- 最早文獻: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提到“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解引申為“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
- 定型化用法:清代袁枚《小倉山房尺牍》中明确使用:“如骨鲠在喉,必吐之而後快”。
用法與例句
- 語法結構:主謂式,多作賓語,需搭配“如”“若”等詞。
- 例:“這些話悶在心裡多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 情感色彩:中性偏急切,強調不吐不快的心理狀态。
- 例:“他聽到不實傳言,如骨鲠在喉,立刻公開澄清。”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不吐不快、一吐為快、直言不諱。
- 反義詞: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諱莫如深。
注意事項
- 醫學含義:現代也指食道被異物卡住的生理症狀(如所述),但日常使用以比喻義為主。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表達或正式語境,強調壓抑後的釋放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演變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嗷然避賢不待不着墳墓慘慘參衡城幹持誦沖陷傳點存安戴發含齒大可不必邸鈔端泐敦勵發號布令風險風雨漂搖覆薦符同覆舟之戒閨德歸反鼾咍豪女花香鳥語剪迳看低鱗鴻杳絕驎駒離磬慄縮唛啶面命木耦暖匣平江起義寝衰懃順秋莊稼讓帶如其不然生漆涉遠順澤絲織品邃理踏踧讨飯棒腆盛同夥彤珠忘乎所以枉禁位甯未期無所畏忌校聯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