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梏拲的意思、梏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梏拲的解釋

(1).古代刑具。亦以指械系。《周禮·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鄭玄 注:“ 鄭司農 雲:‘拲者兩手共一木也,桎梏者兩手各一木也。’ 玄 謂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駕相》:“案查法臺駁檢成獄,一歲所平反幾何,所亭讞幾何,疑重疑輕,梏拲立異幾何?”《明史·徐申傳》:“繼者益寬假之,脫梏拲,通家人出入。”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四:“衣冠梏拲此相遭,狴犴中間小市朝。”

(2).比喻束縛人的事物。 唐 獨孤及 《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以八病四聲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唐 韓愈 孟郊 等《會合聯合》:“格言多彪蔚,懸解無梏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梏拲(gù gǒng)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指古代束縛雙手的刑具,由“梏”與“拲”兩部分構成,具體釋義如下:


一、單字釋義與結構

  1. 梏(gù)

    指木制的手铐。《說文解字·木部》載:“梏,手械也。從木,告聲。”其形制為圓形,用以禁锢犯人雙手。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拲(gǒng)

    同“拱”,本義為兩手共械。《周禮·秋官·掌囚》鄭玄注:“拲者,兩手共一木也。”即用一塊木闆或木框将雙手固定在一起。

    來源:《周禮正義》(清代孫诒讓撰)。


二、複合詞“梏拲”的涵義

“梏拲”為同義複詞,泛指束縛雙手的刑具,強調對行動自由的禁锢。其特點包括:


三、引申義與文學意象

在古籍中,“梏拲”常隱喻思想或行為的束縛。如:

《莊子·德充符》:“解其桎梏。”

此處以刑具象征精神枷鎖,體現道家對人性自由的追求。

來源:《莊子集釋》(清代郭慶藩輯)。


四、字形演變與考據


參考文獻

  1.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清嘉慶刻本。
  2.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中華書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3. 孫诒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5.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
  6. 《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網絡擴展解釋

“梏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例證

  1. 《周禮》記載的刑具制度,體現了古代法律對刑罰的細化。
  2. 唐代韓愈、孟郊詩句“懸解無梏拲”,以“梏拲”反襯精神自由的可貴。

三、相關辨析
需注意“梏拲”與“桎梏”的異同:

别人正在浏覽...

暗查豹皮囊瘭瘡怆囊打扣當面錯過蹈轍得不償失對空台多曆年所剕罰飛節芝豐富多彩焚研剛纔共栖官位講切江元解酲精剛金絲酒愧沮潰師蘭幹零頭率土歸心賣渡嫚駡楣機弄唐嘔喻牌使袍鞾漂母進飯批駁辟土破琴七寶粥啓禀青衣小帽取嫌三陔上佳上留田勝遇神勇是察拾翠勢利鬼霜潔書筴斯翬訟駮速辜歲金鐵柱宮哇啦,哇喇巫尪黠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