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刑具。亦以指械系。《周禮·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 鄭玄 注:“ 鄭司農 雲:‘拲者兩手共一木也,桎梏者兩手各一木也。’ 玄 謂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駕相》:“案查法臺駁檢成獄,一歲所平反幾何,所亭讞幾何,疑重疑輕,梏拲立異幾何?”《明史·徐申傳》:“繼者益寬假之,脫梏拲,通家人出入。”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四:“衣冠梏拲此相遭,狴犴中間小市朝。”
(2).比喻束縛人的事物。 唐 獨孤及 《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以八病四聲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唐 韓愈 孟郊 等《會合聯合》:“格言多彪蔚,懸解無梏拲。”
“梏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例證
三、相關辨析
需注意“梏拲”與“桎梏”的異同:
《梏拲》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束縛、拘禁之意。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木”部,表示與木材、木頭相關的事物;右邊是“勾”部,表示捆綁、限制的意思。
《梏拲》的拆分部首分别為“木”和“勾” ,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梏拲》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夏官司馬·宗人》:“黥畫梏拲,綢缪束刑。”此處“梏拲”用來形容刑罰的捆綁束縛。繁體字為「梏杠」。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梏拲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木勾”的組合,形狀類似于現在的字形,隻是筆畫排列和筆畫順序可能有所不同。
1. 他因違反法律而被判************,從此夢魇般的梏拲束縛着他的自由。
2. 自由是人們追求的基本權利之一,任何形式的梏拲都應該被徹底摒棄。
梏拲的相關詞語有:梏首、梏縛、梏杠、束縛、限制、束手無策。
梏拲的近義詞有:禁锢、囚禁、捆綁、約束、桎梏。
梏拲的反義詞有:自由、解放、自主、敞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