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故公的意思、故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故公的解釋

先君。《穀梁傳·定公元年》:“踰年不言即位,是有故公也;言即位,是無故公也。” 範甯 注:“先君見授,後君乃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故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故公指先君,即已故的君主或前代國君。這一解釋源自《穀梁傳·定公元年》的記載:“踰年不言即位,是有故公也;言即位,是無故公也。” 範甯對此注解為:“先君見授,後君乃受”,即強調繼位禮儀中先君的權威性。

用法背景

在古代禮制中,新君繼位時若超過一年未正式宣告即位,則表明仍需遵循先君遺留的規制;若直接宣告即位,則被視為忽視先君權威。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對宗法制度的重視。

詞義延伸

“故公”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詞彙,主要用于先秦文獻(如《穀梁傳》)中描述君位傳承關系,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若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春秋穀梁傳注疏》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故公》的意思

《故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已故的賢人”或“已故的名人”。它融合了“故”和“公”兩個字,表達了對已故的人的敬仰和追念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故公》的拆分部首為“攵”和“氏”,其中“攵”是“又”字的變體,表示手的動作,而“氏”中的點為“氏”的原始形态。

《故公》共有11畫,其中“故”為6畫,“公”為5畫。

來源和繁體

《故公》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人墓志銘、祭文等碑銘上,常用“故人”或“故吏”來表達對已故人士的懷念。後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成如今的《故公》。

在繁體字中,故公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故公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古代秦漢篆書為例,故字會将右上的部分寫成“古”的字形,而公字的上半部分則會略微向右傾斜。

例句

1. 他是一位曾經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故公。
2. 我們紀念着已故的故公們,将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

組詞

故人、故友、故交、故園、故地、公子、公堂、公正、公共、公衆

近義詞

故人、故友、已故、前輩、先賢

反義詞

現在、活人、當代、後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