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朵的意思、骨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朵的解釋

[a stick-shaped weapon in ancient times] 像長棍一樣的古代兵器,用鐵或硬木制成,頂端瓜形

兩邊皆禁衛排立,錦袍,幞頭,簪賜花,執骨朵子。——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元宵》

詳細解釋

(1).指古代的一種兵器。是一長棒,頂端綴一蒜形或蒺藜形的頭,以鐵或堅木制成。 唐 以後用為刑杖。 宋 以後并用為儀仗,俗稱金瓜。《宋史·儀衛志二》:“凡皇城司隨駕人數, 崇政殿 祇應親從四指揮,共二百五十二人,執擎骨朵充禁衛。”《水浒傳》第五九回:“ 宋江 執着骨朵,躬身聲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十》:“惰者輒以骨朵擊背股。”

(2).見“ 骨朵子直 ”。

(1).指 宋 元 時一種面作的圓形小點心。 元 張國賓 《羅李郎》第二折:“那邊賣的油煠骨朵兒,你買些來我吃。”

(2).指花蕾。《西遊記》第四九回:“九瓣攢成花骨朵,一竿虛孔萬年青。” 楊朔 《三千裡江山》頭:“不過無窮花開的最旺,一個骨朵連一個骨朵,開起來沒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骨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古代兵器/儀仗器具

  1. 形制與材質
    骨朵是一種長柄武器,由鐵或硬木制成,頂端呈瓜形、蒜頭形或蒺藜形。其與錘的區别在于:骨朵柄長頭輕,錘則柄短頭重。

  2. 曆史用途
    最初作為兵器使用,唐代後逐漸演變為刑杖和儀仗器具,宋代宮廷禁衛常執骨朵(俗稱“金瓜”)護衛。《東京夢華錄》記載其用于皇家儀仗隊列。

二、未開放的花朵(口語化表達)

在口語中,“骨朵兒”(讀作gū duor)指含苞待放的花蕾,例如“花骨朵”。元曲《翫江亭》中“打骨朵”即描述花蕾初現的狀态。


注:兩種含義的發音不同,兵器義讀gǔ duǒ,花蕾義讀gū duor,需根據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骨朵》的意思

《骨朵》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骨朵部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骨朵》的部首是骨(gǔ),它的總筆畫數是11。

來源和繁體寫法

《骨朵》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是一種諧音造詞。它沒有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在字形上可能有所不同,然而《骨朵》一詞來源于現代漢字,沒有古時候的特定寫法。

例句

1. 他受傷後,醫生仔細檢查了他的骨朵。

2. 小狗輕輕地咬了一口骨朵。

組詞

1. 骨折

2. 骨骼

3. 骨質疏松

4. 骨髓

近義詞

1. 骨頭

2. 骨片

3. 骨塊

4. 骨骼

反義詞

肉朵(指肉部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