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無花果。 晉 左思 《吳都賦》:“木則楓柙櫲樟……松梓古度。”《齊民要術·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産者》引 晉 劉欣期 《交州記》:“古度樹不花而實,實從皮中出,大如安石榴,色赤,可食。” 石聲漢 注:“古度就是無花果。”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之六:“含風搖古度,防露動林於。”
“古度”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ǔ dù,在不同曆史文獻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古籍記載
根據《齊民要術》引晉代劉欣期《交州記》:“古度樹不花而實,實從皮中出,大如安石榴,色赤,可食。”北周庾信的詩《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中也有“含風搖古度”的描述。現代學者石聲漢注釋明确指出:“古度就是無花果”。
特征描述
古度樹屬于桑科植物,其果實直接生長于樹幹或枝幹表皮内,成熟時呈紅色,可食用,與無花果的生物學特性一緻。
部分資料(如)将“古度”解釋為“過去的時光”,但這一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辭書,可能為現代誤讀或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古度”的主流含義為無花果的古稱,源自古代植物學文獻;而“懷念過去時光”的釋義缺乏權威支持。建議在學術或文學引用時優先采用植物學定義。
古度(gǔ dù)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事物或者人的過去狀态或曆史時期。它常用來形容古老、古代的事物或時期。
古度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又”字部,右邊是“走”字部。
根據康熙字典,古度的總筆畫數為11畫。
古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上》:“道之所成也,為古度。”這裡的“古度”強調先祖的道德秩序。
在繁體中,古度的寫法為「古度」。
在古代,古度的字形是經過演變的。早期的字形是由象形字“故”和“度”的疊加構成,表示通過曆史測量或度數來理解古時代。
1. 這座古城是我們了解古度的最佳方式。
2. 老師講述了一個有關古度的故事。
- 古代(gǔ dài):表示過去的曆史時期。
- 古老(gǔ lǎo):形容非常古代或者年代久遠。
- 古迹(gǔ jì):指古代遺存下來的具有曆史、文化或者藝術價值的地方或物品。
- 往昔(wǎng xī):表示過去的時間或事物。
- 古代(gǔ dài):指過去的曆史時期。
- 古時候(gǔ shí hòu):表示已經過去的年代或時期。
- 現代(xiàn dài):表示當前的時期或事物。
- 近現代(jìn xiàn dài):指近代和現代的曆史時期。
- 現在(xiàn zài):表示當前的時間和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