糓旦的意思、糓旦的詳細解釋
糓旦的解釋
即穀旦。良辰。 清 方文 《禊日與蔡芹谿同舟作》詩:“糓旦屬元巳,春雲澹天宇。”參見“ 穀旦 ”。
詞語分解
- 糓的解釋 糓 ǔ 古同“穀”。 糓 ò 古同“穀”。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 旦的解釋 旦 à 早晨:旦暮。通宵達旦。枕戈待旦。 表示某一天,亦指農曆的初一日:旦望(農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 傳統戲劇裡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 纖度單位,九千米長的纖維
專業解析
“糓旦”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它是一個古語詞,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其含義可以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穀”和“旦”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
-
“穀”的含義:
- 本義指糧食作物的總稱,特指粟(小米),後泛指五谷。《說文解字》:“穀,續也。百穀之總名也。”
- 引申義有“善”、“美好”、“吉慶”的意思。這是因為在古代農業社會,五谷豐登是最大的善事和吉兆。《爾雅·釋诂》:“穀,善也。” 例如《詩經·小雅·小弁》:“民莫不穀,我獨于罹。”(人們沒有不生活美好的,唯獨我遭遇憂患。)這裡的“穀”即作“善”、“好”解。
-
“旦”的含義:
- 本義指早晨、天亮、日出之時。《說文解字》:“旦,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 指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
- 引申為“天”、“日子”,如“元旦”(一年的第一天早晨)。
-
“穀旦”的合成含義:
- 将“穀”(善、美好、吉慶)與“旦”(早晨、日子)結合起來,“穀旦”最核心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日子、吉利的早晨、良辰吉日。
- 它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一個值得慶賀、適宜進行重要活動(如祭祀、婚嫁、宴飲等)的吉祥時日。例如《詩經·鄭風·女曰雞鳴》中雖未直接出現“穀旦”,但後世常引用“穀旦”來形容詩中描繪的和諧美好的清晨景象。
- 在《詩經·陳風·東門之枌》中就有直接用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選個好日子啊,到南邊的平原去。)這裡的“穀旦”明确指“良辰吉日”。
“糓旦”實為“穀旦”(請注意,“穀”字與“谷”的簡化字“谷”不同,其本字左上是“”不是“八”)的古寫或異寫。其核心含義是美好的早晨或吉祥的日子,常用于指代進行重要喜慶活動的良辰吉時。這個詞體現了古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選擇吉日行事的文化習俗。
來源參考:
- 許慎. 《說文解字》. (東漢文字學典籍,解釋漢字本義的基礎權威著作)
- 《爾雅·釋诂》. (中國最早的辭書之一,彙集解釋古語詞和方言詞義)
- 《詩經·陳風·東門之枌》.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直接使用了“穀旦”一詞)
網絡擴展解釋
“糓旦”是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
基本釋義
“糓旦”即“谷旦”,意為良辰、吉日,多用于古代詩文或禮儀場合。該詞由“谷”(美好)和“旦”(早晨/時日)組合而成,整體表達對美好時日的稱頌。
-
文獻例證
清代方文《禊日與蔡芹谿同舟作》中“糓旦屬元巳,春雲澹天宇”一句,以“糓旦”指代上巳節這一傳統佳日,體現其吉慶含義。
-
構詞解析
- 旦:在文言文中既可指“日出時”(如“通宵達旦”),也可泛指“某一日”(如“元旦”)。
- 谷/糓:此處通“穀”,取“善、美好”之意,與“旦”組合強化吉日内涵。
-
相關延伸
需注意與“邌旦”(黎明,見《新唐書》)、“鹖旦”(鳥名)等形近詞區分,避免混淆。
建議結合《詩經·陳風·東門之枌》中“谷旦于差,南方之原”等經典用例,進一步體會該詞在傳統文化中的意境。
别人正在浏覽...
八譯崩竭辯捷筆答鸧鸧草率将事岔開孱弱車徒導緻東西玉兜賣斷祿返命苻蓠高步闊視鍋竈顧渚春盒匳橫肆紅模子黃泥坂化元交鬨交午教長家用戒行金方精汰極智窮思颏頰咳嗆苦惱老鶴乘軒老人亮飕龍章論行懑懑門楔缪缪内峻外和扭扭屹屹清原秦餘望窮圮三釀五齊蛇灰蚓線深曉申主受雇書報啴唌騰翥通貨膨脹痛快望譽蓊葧霧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