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拂存問。 金 元好問 《望盧氏西南熊耳嶺》詩:“時為顧存慙吏報,偶成期會殆天憐。” 施國祁 注:“先夫人墓,亂後故吏輩歲時緻祭。”
“顧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ù cún,其核心含義為照拂存問,即對他人的關懷、慰問和照料。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義拆分:
例句:
金代元好問《望盧氏西南熊耳嶺》詩:“時為顧存慙吏報,偶成期會殆天憐。”
施國祁注:“先夫人墓,亂後故吏輩歲時緻祭。”
(此處指故吏對先人墓地的照拂與祭奠,體現關懷與敬意。)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元好問相關文獻或古典詩詞注解。
顧存(gù cú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顧(gù)和存(cún)。
顧字的部首是頁,它包括了11個筆畫。存字的部首是孚,它包括了6個筆畫。
顧字的本義是回顧,關注。存字的本義是保存,保留。顧存是由這兩個字合并而成的,意思是牢記、保留并關注某個事物。
《康熙字典》中的繁體寫法為「顧存」。在繁體字中,「顧」的部首是食,「存」的部首是子。
在古代漢字中,「顧」字的寫法比現代稍微有些不同,它是由「見」和「古」兩個部分組成。「存」字在古代寫法中也有差異,由「子」和「冄」兩個部分構成。
1. 他顧存着過去的錯誤,以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2. 我們要顧存着老師的教誨,努力學習。
顧忌、顧慮、保存、存放、存款。
記取、懷念、保留、保持。
忘記、遺忘、丢失、消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