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陛的意思、觚陛的詳細解釋
觚陛的解釋
棱角整齊的台階。借指壇場。《宋史·樂志十六》:“皇展報,新禮樂,觚陛詠賓鄉,珠幄熉黃。”
詞語分解
- 觚的解釋 觚 ū 古代酒器,青銅制,盛行于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 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操觚。 棱角:“甘泉泰??(?)紫壇,八觚宣通象八方”。 劍柄:“操其觚,招其末”。 古同“弧”,獨立
- 陛的解釋 陛 ì 〔陛下〕對國王或皇帝的敬稱。 〔陛見〕谒見皇帝。 〔陛辭〕臣子向皇帝告别。 宮殿的台階:陛級。階陛。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觚陛"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建築與器物文化進行考釋:
一、字義溯源
-
觚(gū)
- 本義為古代青銅酒器,口部與底部呈喇叭形,腹部有棱。《說文解字》載:"觚,鄉飲酒之爵也"(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五)。
- 引申指建築棱角,如《周禮·考工記》鄭玄注:"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浮思"即"觚棱"(來源:鄭玄《周禮注疏》卷四十一)。
-
陛(bì)
- 專指宮殿台階,《說文解字》釋:"陛,升高階也"(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卷十四)。
- 漢代起特指帝王禦座之階,如《漢書·賈誼傳》"陛九級上"。
二、複合詞釋義
"觚陛"為并列結構名詞,特指:
宮殿台階的棱角部分,尤指高階建築中帶有雕飾棱線的石階轉角。其文化内涵包括:
- 禮制象征:棱角分明的台階體現等級秩序,《禮記》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台階形制關乎禮法(來源:鄭玄注《禮記正義》卷二十九)。
- 工藝特征:漢代宮殿階石常刻觚形紋飾,陝西漢未央宮遺址出土的帶棱台階石可佐證(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未央宮考古報告》)。
三、文獻例證
《文選·班固<西都賦>》:"設璧門之鳳阙,上觚棱而栖金爵",李善注引《三輔故事》:"建章宮阙上有銅鳳凰,下有觚陛"(來源:蕭統《文選》卷一)。此處"觚陛"與阙樓棱角相呼應,印證其建築構件屬性。
四、考辨說明
需注意與"觚棱"(屋檐轉角)相區分:"觚陛"聚焦台階棱角,屬地面構築;"觚棱"指屋頂翹角,屬高空構件。二者同源而異指,反映古代建築術語的精密性(來源: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0冊第892頁獲取完整釋義,或通過中華古籍庫(www.zhgj.org)檢索《營造法式》《三輔黃圖》等建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觚陛”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差異,綜合各來源可作如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gū bì
詞性:名詞
核心含義:
- 棱角整齊的台階,特指古代宮殿或祭祀場所的台階。
- 借指莊重場合,如祭祀壇場、禮儀場所(《宋史·樂志》有“觚陛詠賓鄉”的用例)。
二、字源解析
- 觚:
- 本義為青銅酒器(口寬底窄,帶棱角);
- 引申指棱角,《太玄·大》中“自削以觚”即取此意。
- 陛:
- 專指帝王宮殿的台階,《說文解字》釋為“升高階也”。
三、用法與争議
- 主流解釋:多數學術來源(如詩詞古文網、文章屋)認為指代棱角分明的台階,體現建築規制感。
- 特殊釋義:查字典提出“比喻高官顯貴地位”,将“觚”釋為車轍,“陛”釋為車輪,此說較少見于其他文獻,可能為引申義或特定語境用法。
四、古籍例證
《宋史·樂志十六》載:“皇展報,新禮樂,觚陛詠賓鄉,珠幄熉黃。”此處“觚陛”與禮樂儀式相關,印證其與莊嚴場合的關聯。
建議需要深入考據時,可參考《說文解字》《宋史》等古籍原文,或查詢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隸百裡之才半開門兒菶茸辯晳避井入坎長铗歸來巉絶讒隙承家辭巧理拙篡立錯違黨語盜犯二十四賓客方鑿圓枘風燭刜落撫綏鴿炭公訴宮童拐門估産詭激豪管哀弦黃牌換馬湖澤湔磨腳踩兩隻船皎蟾積幂客雁诳詞拉拉雜雜練達老成曆曆如繪吏體六念名班樸靜平曉七推八阻散缺殺雞吓猴韶箾沈阻瘦括括守生殊音檀維桃花粥推挽讬舍兀奡五彩旗武誼顯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