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股本的意思、股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股本的解釋

[money invested;capital stock] 股份公司的資本,以發行股票的形式籌得。有時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中的資本或資金

詳細解釋

股份公司或其他合夥企業的資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 * 回:“我們的股本,積年将利作本,也上了一萬多了。”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上》:“昔年西商在 香港 、 上海 招集中外股本,創設匯豐銀行。” 趙樹理 《小經理》一:“光人家一家的股本,比一村人的股還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股本作為企業財務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公司資本結構和股東權益的關鍵。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解析:

一、定義與性質

  1. 基本定義
    股本是股份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資本總和,代表股東對公司所有權的份額()。其本質屬于所有者權益,在會計科目中通過貸方記錄增減變動。

  2. 法律屬性
    作為注冊資本的組成部分,股本具有不可撤回性。股東僅能通過股票轉讓退出,不能直接要求公司返還本金()。

二、構成分類

  1. 股票類型維度

    • 普通股:具有表決權和剩餘收益分配權()
    • 優先股:享有固定股息優先權,通常無表決權
  2. 會計處理維度

    • 額定股本:公司章程允許發行的最大額度()
    • 已發行股本:實際對外發行的部分
    • 未發行股本:額定股本中的儲備額度

三、計算公式

股本的數學表達式為: $$ text{股本總額} = text{每股面值} times text{發行股數} $$ 例如某公司以1元面值發行500萬股,則股本為500萬元()。

四、市場影響特性

  1. 市值決定作用
    總股本與股價的乘積構成公司市值。如案例:A公司(1億股)與B公司(10億股)在股價相同情況下,市值相差10倍()。

  2. 流動性差異
    流通股本約占總股本的60-70%,直接影響股票交易活躍度()。非流通股通常包括限售股和大股東持股。

五、管理要點

企業增發/回購股本時需注意:增發會稀釋每股收益但增加資本金,回購則提升每股價值但減少現金流()。投資者分析時應結合市盈率、市淨率等指标綜合判斷。

注:如需完整法規依據或行業案例,可查看來源、5、8的詳細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股本

《股本》是一個經濟術語,指的是一個企業注冊時股東共同出資的全部金額,也叫做全體股東的出資總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股本》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肉字旁),右邊是“本”字的“木”(木字旁),總共有8畫。

來源

《股本》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古文字“㒯”或者“穀”(音:gǔ),意思是菽(音:shū),即豆類。後來與金錢結合,指金錢、資本。

繁體

《股本》的繁體字是「股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股本》有一種古文形态:“股賁”。其中,“賁”表示豆子。

例句

1. 這家公司的股本總額達到了1億人民币。

2. 他投資了大量的股本來擴大商業規模。

組詞

股東、股份、股市、股票、股權

近義詞

資本、投資、股資

反義詞

負債、欠款、負資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