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子﹐走過李樹下不要舉手端正帽子。比喻避免招惹無端的懷疑。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是一句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句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字面意思指: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避免被懷疑偷瓜;路過李樹下不要整理帽子,防止被誤解為摘李子。
這句成語通過具體生活場景,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清白自守”的推崇。它不僅是道德訓誡,更是一種實踐智慧,提醒人們在複雜社會關系中保持審慎與自覺。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在别人的瓜田裡不要走,以免踩壞瓜苗;在李樹下不要整理頭發,以免被人誤會。這句成語傳達了避嫌的道理,懂得保持距離,謹言慎行是為人處世的正确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瓜:瓜字的部首是瓜,總筆畫數為12。
田:田字的部首是田,總筆畫數為5。
不:不字的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4。
納:納字的部首是糸,總筆畫數為8。
履:履字的部首是屍,總筆畫數為14。
李:李字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8。
下:下字的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5。
整:整字的部首是扌,總筆畫數為8。
冠:冠字的部首是冖,總筆畫數為9。
來源:
《瓜田李下》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子路》篇,其中載有這樣的句子:“以砺志乎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句話的意思是勉勵人們要處處小心,遵守禮儀。成語“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由此衍生而來。
繁體:
在繁體字中,這句成語的寫法為: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成語的字體書寫有所不同。例如,“瓜”字在楷書中是寫成「瓜」,而在隸書中是寫成「㐱」;“田”字在楷書中是寫成「田」,而在隸書中是寫成「⻏」。
例句:
他明知道老闆的地盤是瓜田,卻偏要去“納履”,結果引來了一大堆麻煩。
大家都知道他和那位女演員關系很好,如果他約那位女演員在李樹下見面,恐怕又要被人“整冠”了。
組詞:
瓜熟蒂落、瓜皮、田地、田園、納涼、腳履、李子、李狗、整裝、盛冠、冠軍。
近義詞:
守禮、恪守、慎行、守身如玉。
反義詞:
肆無忌憚、放縱、無所顧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