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稱“ 瓜皮艇 ”。一種簡陋小船。《北堂書鈔》卷一三七引 晉 王璿 《雜訟》:“瓜皮船本圖以倉卒用之耳,寧可以深入敵境耶!” 清 陳份 《捉搦歌》:“瓜皮艇子長二丈,小姑十撐九不上。”亦省作“ 瓜皮 ”。 清 金兆燕 《八歸·題述庵先生三泖漁莊》詞:“歸休去,可容添箇、小小瓜皮,同君閒擁楫?”
“瓜皮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可總結如下:
基本定義
指一種結構簡陋的小船,亦稱“瓜皮艇”。該詞常以瓜皮脆弱易碎的特性作比喻,引申為形容事物不牢固、不可靠,或人的能力不足以承擔重任。
詞語結構
最早見于晉代王璿《雜訟》:“瓜皮船本圖以倉卒用之耳,甯可以深入敵境耶!”,指臨時使用的簡陋船隻。清代文獻如《北堂書鈔》和金兆燕的詞作中也有類似記載,說明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輕便但不夠穩固的小船。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或曆史文獻。
《瓜皮船》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盜賊船隻的意思。具體而言,指的是外觀破舊、不值一提的小船,常用來偷盜財物。
《瓜皮船》的拆分部首是瓜(瓜子部首)和舟(舟字底部部首)。瓜的筆畫數為11,舟的筆畫數為6。總共17個筆畫。
《瓜皮船》最早見于文學作品《水浒傳》第十一回,“打下一船上來,不過是兩隻瓜皮船兒。”但該成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
在繁體字中,瓜皮船的寫法為「瓜皮船」。
《瓜皮船》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保持不變。
他們用瓜皮船偷偷地接近了岸邊。
盜賊們利用瓜皮船悄然離開了島嶼。
1. 瓜船:瓜皮船的簡化說法。
2. 舟船:指一切船隻。
3. 皮船:指用皮革、木材等材料制造的船隻。
無。
豪華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