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祼享 ”。
“祼飨”(ɡuàn xiǎnɡ)是中國古代禮儀術語,主要與祭祀和宴飨相關,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宗廟祭祀儀式
祼飨是周代宗廟祭禮的一部分,指将香酒(如郁鬯)澆灌于地,以祈求神靈或祖先降臨。這一儀式象征對神靈的敬奉,通常由君主或主祭者完成。例如《周禮》提到“以肆獻祼享先王”,即通過灌酒儀式表達對先王的尊崇。
宴飨賓客之禮
祼飨也指君主對朝見諸侯的款待儀式,即用祼禮(酌酒敬客)表達敬意。據《左傳·襄公九年》記載,諸侯加冠時需行祼飨禮,作為重大禮儀的前奏。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故宮博物院對周代祼禮的權威解析或《周禮》原文。
祼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祼和飨。
祼的部首是示字旁(礻),它有5個筆畫;飨的部首是食字旁,它有8個筆畫。
祼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宗伯》:“凡祭祀,祼飨,作聘善。” 祼飨在古代指的是祭祀儀式中用來供奉神靈的食物。
祼飨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祼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祼飨的古代寫法為「褼饗」。
1. 在這個莊嚴的祼飨儀式上,人們虔誠地供奉着食物。
2. 祼飨是古代人向神明表達敬意和感謝的方式。
祼飨可以構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祼飨儀式」、「祼飨供奉」等。
祼飨的近義詞可以是「祭祀」、「供奉」等,它們都指的是用來供奉神靈的儀式和食物。
祼飨沒有明顯的反義詞,但可以與不同類型的祭祀儀式相對應,例如「祭奠」,它指的是緬懷祖先的儀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