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娃宮的意思、館娃宮的詳細解釋
館娃宮的解釋
古代 吳 宮名。 春秋 吳王 夫差 為 西施 所造。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岩山 上, 靈岩寺 即其舊址。 晉 左思 《吳都賦》:“幸乎 館娃之宮 ,張女樂而娛羣臣。” 唐 李白 《西施》詩:“提攜 館娃宮 ,杳渺詎可攀!” 明 唐寅 《江南春·次倪元鎮韻》詞:“古人行處青苔冷, 館娃宮 鎖 西施井 。”
詞語分解
- 館的解釋 館 (館) ǎ 招待賓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賓館。旅館。館舍。 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外交人員常駐的住所:大使館。領事館。 某些服務性商店的名稱:茶館。照相館。 一些文化工作場所:報館。博物館。文化館。館
網絡擴展解釋
館娃宮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西施建造的宮殿,其曆史背景、文化意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1.曆史背景與地理位置
- 建造緣由: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擊敗越國後,越王勾踐為複國獻上美女西施。夫差為寵幸西施,在吳國都城西南的靈岩山(今江蘇蘇州)大興土木,修建奢華宮殿,即館娃宮。
- 名稱由來:吳人稱美女為“娃”,“館”在先秦意為“居所”,故“館娃宮”即“美女居住的宮殿”。
- 結局:吳國滅亡後,館娃宮被越軍焚毀,僅存遺址,現為靈岩山寺所在地。
2.建築與遺迹
- 主要景觀:館娃宮曾包含琴台、響屧廊、玩花池、吳王井等建築,現遺址仍存部分古迹,如西施洞、浣花池等。
- 文化象征:宮殿的奢華被視為吳王沉迷享樂、荒廢朝政的标志,最終導緻吳國被越國所滅。
3.文學與藝術影響
- 詩詞引用:李白《西施》中“提攜館娃宮,杳渺讵可攀”、白居易《楊柳枝》“館娃宮暖日斜時”等詩句均以館娃宮為意象,寄托曆史興衰之歎。
- 成語衍生:部分文獻中,“館娃宮”被引申為宮廷内部争鬥的象征,但此用法較罕見。
4.現代意義
- 館娃宮遺址現為蘇州靈岩山景區的一部分,是研究春秋吳越文化的重要曆史遺存。
如需進一步了解,(靈岩山曆史)、(吳越争霸背景)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館娃宮
館娃宮是一個漢字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館、娃、宮。
拆分部首和筆畫
館的部首是阝,共有12畫;娃的部首是女,共有8畫;宮的部首是宀,共有10畫。
來源
館娃宮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故事。相傳,在一個宮殿中,有一位美麗的仙女娃娃,她住在這座宮殿裡,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館娃宮”。後來,這個詞被用來形容美麗、富麗堂皇的宮殿。
繁體
《館娃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館娃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館娃宮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分别是「館」、「娃」和「宮」。
例句
1. 這座館娃宮的建築風格獨特而古樸。
2. 參觀了館娃宮後,我被其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
組詞
館院、娃娃、宮殿
近義詞
宮殿、皇宮、寶殿
反義詞
簡陋、平房、茅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