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授加官爵和賞賜。
(2).謂對官吏的賞賜。《通典·職官五》:“﹝司勳郎中﹞掌校定勳績、論官賞、勳官、告身等事。”
“官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授加官爵和賞賜
指通過授予官職或物質獎勵來表彰功績。這一含義強調對個人才能或貢獻的認可,常見于古代官員選拔與獎勵機制中。
對官吏的賞賜
特指針對官員群體的獎賞,例如俸祿、封地等制度性待遇,屬于官僚體系中的激勵措施。
曆史文獻例證
據《通典·職官五》記載,唐代司勳郎中負責“校定勳績、論官賞”,即根據官員的功績評定相應的官職和賞賜。
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僚體系中的晉升與獎勵制度,如“論功行賞”時結合官職升遷與物質賞賜,體現權力與資源的分配邏輯。
“官賞”既包含對個人的提拔與獎賞,也指向官僚系統内部的制度性激勵,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側重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通典》等史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官賞》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官”和“賞”兩個字組成。
“官”字的部首是宀,總筆畫為6畫;“賞”字的部首是行,總筆畫為12畫。
《官賞》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是由中國古代官員對下屬或民衆的獎賞行為所衍生而來的。在古代社會中,“官賞”是一種以官員權威為基礎,對表現突出的個人或集體給予物質或榮譽獎勵的一種制度。
《官賞》一詞的繁體字為「官賞」。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官賞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較為穩定。一般而言,官字的上半部分象征官員的頭戴帽子,下半部分代表官員的身體。賞字則由“行”字和旁邊的“赤”字組成,赤字是指紅色,表示以紅色的東西作為獎品。
1. 作為一名官員,我有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并給予表現突出的人員官賞。
2. 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獲得了官賞。
組詞中含有“官賞”的詞語:
1. 官員:指在政府機構中擔任職位的人員。
2. 賞金:指為了懸賞而設置的獎金。
3. 獎賞:指給予表現突出的人員的獎勵。
與“官賞”意思相近的詞語:
1. 官威:指官員擁有的權威和威勢。
2. 褒獎:指對他人的功績或優良行為進行贊揚和獎勵。
3. 表彰:指對某人或某事的優良表現進行公開表揚和獎勵。
與“官賞”意思相反的詞語:
1. 懲罰:指對違法或不當行為進行懲處。
2. 處罰:指依法對違反規定進行處分和懲罰。
3. 懲戒:指對錯誤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以示警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