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山月的意思、關山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山月的解釋

漢 樂府橫吹曲名。《樂府詩集》所收歌詞系 南北朝 以來文人作品,内容多寫邊塞士兵久戍不歸傷離怨别的情景。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一:“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 唐 杜甫 《洗兵馬》詩:“三年笛裡《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三·關山月》題解:“《樂府解題》曰:‘《關山月》,傷離别也,古《木蘭詩》曰:“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按相和曲有《度關山》,亦類此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山月”一詞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文學形式

  1. 樂府舊題
    “關山月”是漢樂府橫吹曲名,屬《橫吹曲辭》類别,最初為軍樂,後演變為表達邊塞将士戍守離别、思鄉哀傷之情的詩歌體裁。

  2. 名稱含義
    “關山”指邊關與山川,象征征戍之地;“月”則常與思鄉、團圓關聯,二者結合突顯邊塞與思念的雙重主題。

二、主題與内容特點

  1. 傳統主題
    多描寫邊塞士兵久戍不歸、戰争殘酷、家人兩地相思的悲苦,如南北朝徐陵的“客子憶秦川,思婦高樓上”。

  2. 李白詩作的深化
    李白沿用樂府舊題,但擴展了時空意境。詩中“明月出天山”“長風幾萬裡”以壯闊景象反襯戰争的蒼涼,并點明“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的慘烈結局,将個人情感升華為對戰争苦難的普遍反思。

三、文化意象與影響
“關山月”不僅是詩歌題目,更成為邊塞詩的文化符號,後世常借其表達征戍主題,如王昌齡“更吹羌笛《關山月》”、杜甫“三年笛裡《關山月》”等,均延續了哀傷離别的基調。

注:若需了解具體詩句解析或不同詩人的創作差異,可參考古詩文網及李白詩作專題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山月的意思

《關山月》是一首古代詩歌中的詞語,意思是指關山之間的月亮。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山月》的拆分部首是“關”、“山”和“月”,其中,“關”字的部首是“門”,筆畫數為7;“山”字的部首是“山”自身,筆畫數為3;“月”字的部首是“肉”,筆畫數為4。

來源和繁體

《關山月》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古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中,此詞為純漢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是「關山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關”的古代寫法多為象形,形似兩道門,門中間有橫杠表示關把。而“山”的古代寫法多以線描山形,與現代的字形有所差異。相對來說,“月”的古代寫法較為接近現代字形。

例句

1. 黃昏時分,我站在關山上,遙望着那皎潔的關山月。

2. 詩人的筆下,關山月如同明珠,照亮了整個山谷。

3. 他們同行的夜晚,總會被那美麗的關山月所陪伴。

組詞

1. 關山相隔

2. 關山阻隔

3. 關山風光

4. 關山遠處

5. 關山之旅

近義詞

1. 關山之夜

2. 關山明月

3. 山間明月

4. 高山之月

5. 山中月色

反義詞

1. 平原日光

2. 海洋晨曦

3. 都市燈光

4. 草地清晨

5. 天空日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